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關係改善 臺商回臺投資變積極

2011年07月11日 13: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日前表示,今年前5個月臺商回臺投資金額為253億元(新台幣,下同),距離今年設定的招商目標450億元,已經達成56%,今年以來臺商回臺投資情況穩定成長,預估今年突破450億元機會相當高。 

  臺媒《中央日報》網路版9日發表社評指出,今年前5個月臺商回臺投資的項目與金額包括:東陽投資20億元在臺成立汽車零配件售後服務中心、友嘉投資12億元投入高階工具機的研發、知名皮箱業者皇冠投資3億元、永祺投資2億元投入高階機車、自行車研發等。 

  這些數字顯示,自從2008年5月馬英九執政後,兩岸關係大幅改善,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關係緊張對投資的不利影響消除,臺灣投資環境恢復正常狀態,再加上兩岸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協商,簽署15項協議,使兩岸的人流、物流、金流、資訊流、技術流非常方便,臺商開始積極評估投資臺灣的可行性。 

  除了兩岸關係改善外,營造和平繁榮的大環境外,馬英九當局也在積極努力,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吸引臺商回臺投資,具體實施的措施包括:首先,就提供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措施而言:提供承租工業區土地廠商前2年免租金,第3、4年採審定租金六折,第5、6年採審定租金八折,第7年起回復原審定租金之優惠措施,這也就是006688措施。 

  截至2009年1月底止,已有914家廠商核準承租,承租面積達702.23公頃,廠商投資金額約達4,115.6億元,預計減少已承租廠商租金負擔約3.3億元,006688措施于2011年7月開始第4期,展現臺當局挺企業的決心。 

  其次,就調降遺産稅與營所稅而言:臺當局將目前最高50%的遺贈稅率,調降為10%的單一稅率,同時提高遺産稅免稅額到新台幣1,200 萬元。另一方面,依《産業創新條例》鼓勵企業創新研發,促進産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且分別將營所稅由25%調降至17%,為臺灣創造極具競爭優勢的租稅環境。 

  第三,就提升行政效率而言,臺灣行政主管部門成立“全球招商專案小組”,提出包括愛臺12建設、6大新興産業、4大新興智慧型産業和10大服務業等32項的投資計劃,陸續赴海外辦理全球招商説明會,擴大吸引境外資金,提振民間投資。 

  第四,提供融資服務:臺灣經濟主管部門通過《臺商回臺投資項目融資貸款要點》,第一期先規劃200億元,每一申請計劃最高不得超過新台幣2億元。其他還有“加強投資中小企業100億”方案推動,以及“企業營運總部行動方案”,皆有提供融資協助。 

  第五,調降裁罰基準:過去赴大陸投資未申報者,經主動陳報並回臺投資者,將可以最低裁罰5萬元方式補辦許可。 

  兩岸關係改善後,臺灣排除過去政治障礙,經濟發展回歸正常,在臺當局與民間共同努力下,臺灣投資環境大幅改善,再加上大陸投資環境的演變,臺商開始積極回臺投資,臺灣非常有機會達成馬英九所揭橥的“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臺商營運總部”與“外商區域總部”願景。 

  社評最後説,希望臺灣內部能形成共識,共同推動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兩岸關係,並且持續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吸引臺商回臺投資,為臺灣人民再一次開創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