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減刑説”將陳水扁自利特性發揮到極致

2011年07月11日 09: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陳水扁日前向馬當局拋出減刑説。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評論文章指出,陳水扁知道得到減刑的機會不大,但拋出來一是探探風向,二是看民進黨中央的態度,三是看看自己還有多少政治能量。職是之故,陳水扁拋出的減刑説,只針對自己,既不考量臺灣司法及社會狀況,也不考慮此舉對於民進黨選情的影響,可謂是自利發揮到了極致。

  全文摘編如下:

  日前陳水扁建議,馬英九應研擬“減刑條例草案”,並在“雙十節”實施。陳水扁在此時拋出減刑説,既非為了受刑人人權,反而因此而害了全體受刑人,藍綠對此都低調以對,陳水扁的説法完全是出於自利,並且還給馬當局出考題,希望能推動減刑。

  “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對此則回應,馬當局今年沒有減刑規劃,畢竟2007 年才減過刑,倘若減刑太過頻繁,一來會使犯罪者抱持僥倖心態;一來亦會使臺灣民眾普遍感到反感,認為正義不張,世道不公;三來更會使臺灣社會陷入恐慌;四來會使被害者及受害家屬心生不平,認為犯罪者並沒有得到應得的處罰;五減刑常常是司法的例外,透過一些政治及特殊事件來産生司法的例外;六目前並沒有相關減刑方面的法規範,在法制尚未完成前,更不應輕啟承諾。 

  回顧臺灣過去的減刑經驗,可以説是臺灣一部司法政治史,第一次減刑是1971年國民黨執政時期;第二次減刑則是因為蔣中正于1975年4月5日逝世,為了悼念他而進行減刑;第三次減刑則在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並訂4月22日逝世百日當天為減刑生效日;第四次減刑則在紀念臺灣80週年,當時共計有11000多人獲得減刑。此外,根據2007年 罪犯減刑條例適用範圍及減刑幅度,包括死刑減為無期徒刑;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20年;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減其刑期或金額1/2。  

  陳水扁渴望的第五次減刑,充滿的自私及自利的想法,既未顧及臺灣民眾一般的觀感,也沒有顧到民進黨“總統”及“立委”選情,如果減刑的對象明顯是為了陳水扁,試問會有利於民進黨的整體選情嗎?一堆“獨派”團體整天喊著陳水扁無罪,大可持續抗議施壓下去,以換得陳水扁的減刑,但這有可能嗎?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