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攪局臺灣政壇 譚慎格居心叵測

2010年03月17日 10:28:00  來源:
字號:    

  在臺灣政治氣氛濃稠,藍綠鬥爭激烈的時刻,美國學者譚慎格突然跑到臺灣,高調亮相,大放厥詞,攪得政治口水四散。

  美國學者譚慎格日前在臺參加綠營發起的一系列反ECFA,宣稱兩岸簽訂ECFA將使臺灣被邊緣化,遭到臺當局“總統府”的強力反駁。 根據臺灣《自由時報》報道,譚慎格日前赴臺北看守所探視陳水扁後表示,他是根據泰國、菲律賓等亞洲各地與大陸簽署貿易合作協定後的經驗來看,“總統府”如果不認同,請提出詳細數據舉證。他並舉自己使用的iphone手機為例,表示這手機是臺灣製造,但只要跟大陸簽訂ECFA,就會變成made in china,這樣下去,臺灣還有什麼競爭優勢? 

  譚慎格此前的言論已經遭到了馬當局與國民黨的嚴肅批評,但是,他不買帳,不收斂,變本加厲地對抗,完全無視臺當局的感受。香港中評社刊文指出,譚慎格去看什麼陳水扁,這是一種意思明確的政治表態。我們注意到,每每遇到民進黨要做大動作的時候,必有美國的政客或者所謂學者參與其中,到臺灣鼓噪亂説,刺激對國民黨不利的社會輿論。今天“五都”局勢比較平穩,對民進黨似乎不利,就跑出個譚慎格,借助美國背景,立場鮮明地為民進黨打氣撐腰背書。

  至於譚慎格舉出什麼荒唐的“手機論”來歪曲兩岸經貿關係,真是令人憤怒。

  按照他的理論,美國也根本就不需要在大陸投資了嘛!簽了協議就是改換了自己的生産基礎,這話説得通嗎?中美雙方簽訂了一大堆協議和備忘錄,橫跨高技術貿易、食品與飼料安全、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節能和環保産品認證、投資貿易促進、生物燃料能源、農業、環保、醫療、旅遊等多個領域。試問,難道上述範疇的美國産品,都改名為“made in china”了嗎? 譚慎格的講法,明顯是違背了經貿理論的,是為特定政治意識形態服務的,這完全違反了學者的正義。

  進一步説,如果凡在大陸投資的都是“中國製造”,那麼,美國的汽車業那麼拼命在中國投資幹什麼?報道説,2009年9月16日,就在雷曼兄弟宣佈破産第二天,通用汽車公司再次在中國完成了一項前瞻性的戰略佈局:投資2.5億美元的通用汽車中國園區暨前瞻技術科研中心正式在滬破土動工。而繼通用之後,福特和克萊斯勒也不甘示弱,新福克斯、沃爾沃S80……福特中國的新“節目單”已經排得滿滿的;克萊斯勒也必須打起精神重裝上陣,美國“三大”借助中國市場力量自救的大戲已經上演。對此,譚慎格又作何感想?大陸市場,美國去得,賺得,臺灣就去不得、賺不得?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