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農漁水利加強交流合作 時不我待

2009年11月10日 09:49:00  來源:
字號:    

  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交流會11月8日在浙江寧波舉行。農漁和水利或許不是光芒四射的朝陽産業,卻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兩岸地理和文化的特殊淵源,讓這一領域的交流合作尤具深遠意義。

  就農漁業而言,兩岸各有優勢,但唯有相互取長補短,方可獲取各自更長足的發展空間。

  此次與會的臺灣代表,常提起“精緻農業”四字。精耕細作,是臺灣農漁業的最大特點。在臺駐點時,阿里山一位茶農告訴記者,他每年在土地上鋪兩次豆皮作為肥料,雖然豆皮比化肥貴得多,但唯有如此,才能保護土質不受破壞。“臺灣鯛”是臺灣常見的淡水魚種,因生命力頑強而數量眾多,其肉常帶土腥。而記者在臺灣埔裏縣一家農場嘗過以山泉養出的臺灣鯛,細嫩肥美尤勝鱸魚。一位參加會議的臺灣水果企業主説,他看到搬運工將包裝好的水果用“拋”的,不禁非常心疼,“因為我們在培養這些水果的時候,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正是這種“對待孩子般”的精神,讓臺灣以不大的土地而盛産優質的農漁果品。大陸幅員遼闊,擁有多樣化的氣候、土壤條件,若能得臺灣的理念和技術,潛力想必不可限量。而大陸經濟發展至今,市場渴望更多高檔農漁産品,粗放式低附加值的農業面臨轉型壓力。臺灣“精緻農業”加盟大陸,此其時也。

  另一方面,臺灣農漁業同樣有自己的短板,受淺碟型經濟的制約,難有發展空間。臺灣水果每當豐産,島內與日本的市場無法消化,價格便會一落千丈,許多水果只能白白腐爛。不言而喻,擁有全球最大市場的大陸,顯然是作為臺灣農業堤壩的不二選擇。

  同時,大陸寬廣的土地和廉價勞力,為臺灣農業突破瓶頸更上層樓提供了發展機會。在大陸種植養殖,不但成本低,且離市場也更近。敏銳的臺商早已發現這點,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園區在大陸已然如春筍紛紛冒出。

  兩岸農漁合作交流的一個重要基礎和理由是文化淵源。臺灣的農漁技術固然因起步早而發展較快。一位參加會議的代表説,如今的臺灣年輕人多認為農漁業是傳統産業,不感興趣,人才已逐漸出現斷層。而另一邊,日本韓國卻把臺灣農業技術奉為上賓,“與其被日韓學走,何不與同為中華民族的大陸分享?”

  兩岸加強農漁合作的迫切性,還源於農漁都仰賴自然條件,兩岸一衣帶水,保護環境的工作,必須共同完成。一位與會代表説,烏魚子是臺灣的“黑金”,但現在烏魚已經越來越少,幾乎捕撈不到,這都是因為海域的污染,及上游的不當捕撈。

  水利合作則更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與會的臺灣水利專家指出,臺灣擁有幾乎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水利設施,每年投入鉅額的治水經費,但水患卻愈演愈烈,這是因為氣候變化導致降水越來越集中,比如今年的“88水災”,幾天內的降雨量創下世界紀錄。兩岸人民生活在同一自然家園中,保護它,需要一起努力。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會上提出一個頗具衝擊力的觀念:全球氣候暖化是兩岸合作重塑中華文明的契機。他認為,氣候暖化將帶來全球産業變遷,兩岸若能在這個過程中攜手,取長補短,共創雙贏,必能在世界經濟格局中一舉搶佔領先地位。

  從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促進産業發展,到維護共同的生存環境,共謀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兩岸農漁水利加強交流合作,時不我待。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