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王毅登玉山之願盡顯衝破兩岸束縛之決心

時間:2009-11-04 13:29   來源:台灣網

  日本《新華僑報》3日刊文説,國臺辦日前舉行兩岸産業與經濟交流合作研討會,王毅主任公開稱願與臺灣方面加強良性互動,謀劃兩岸經濟關係“三新”願景。王毅在晚宴上表示,“如有機會去臺灣,一定要登上玉山看看。”這既表達欲衝破當前兩岸關係中某種束縛的決心,也是提醒應“登高望遠”,站在更高高度來運籌兩岸關係,開拓經貿合作關係,確保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和整體利益。

  文章摘編如下:

  晚秋時節,一場紛紛颺颺的大雪令中國北方氣溫驟降,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率領的海基會新聞交流團一行心裏卻是暖洋洋的,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格局和大趨勢,正為兩岸經貿和産業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空間。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直言相告“兩岸磋砣的歲月太多。”他專指兩岸經濟合作“許多事磋砣好多年,傷害最大的是老百姓。”他説,中國是發展中的大國,有很大的市場,基礎建設力度也大,兩岸應充分合作,共同迎接世界挑戰。

  而在一個星期前,國臺辦在成都舉行了“兩岸産業與經濟交流合作”研討會,王毅主任更是公開稱願與臺灣方面加強良性互動,切實解決兩岸經濟往來面臨的實際問題,謀劃兩岸經濟關係“三新”願景,即“提升新的水準,邁入新的階段,迎接新的未來”。

  國際金融危機使兩岸經濟發展面臨新的變局,也使兩岸加強互惠合作不僅愈加成為客觀需要,而且變得更加緊迫。臺灣經濟主要以外貿為主,東亞地區經貿的發展,特別是大陸,對臺灣經濟與産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當前大陸經濟增長出現週期拐點。此次金融海嘯過後,除了經濟秩序重構外,兩岸都要面對氣候變遷、節能減碳、提升全球競爭力等新課題。兩岸産業結構升級和經濟關係轉型刻不容緩。正如陳雲林有感面板産業的態勢:前幾年兩岸有合作優勢,如果當時臺灣這類優勢産品進大陸,雙方合作搭建起來,前景可觀。今天韓國大舉進來大陸,臺灣企業就感到壓力很大。

  幾年前,連戰曾在北京大學演講中振臂一呼“兩岸中國人攜手掙世界的錢”,激起強烈共鳴。當前危機中亦有契機,兩岸有識之士指認兩岸産業和經濟發展“三條通路”,一是推動兩岸新型産業合作。既順應大陸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由工業化加速時期向服務業經濟轉變,也適合臺灣産業結構轉型,服務業由內需導向向外需導向轉變。促使服務業成為未來兩岸經濟關係新熱點。二是實現雙向投資。臺灣官方雖已允諾陸資登臺,但應以更積極和開放的心態放寬投資政策和領域,以利於臺灣經濟振興和兩岸企業共同進步。三是加速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其中關鍵點是凸現“兩岸特色”,要體現“三個符合”,即符合兩岸經濟合作的需求,符合兩岸貿易投資的特點,符合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對這樣推動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機制化的雙贏協議,肯定為兩岸及華人世界所樂見的。

  過去20多年,兩岸經濟和産業合作基本呈“一頭沉”之勢。據統計,臺商投資大陸項目78000多項、實際金額近490億美元,領域涵蓋三大産業,地域遍及整個大陸。臺商投資大陸緩解了大陸改革開放初期資金短缺,促進了出口,創造了就業。未來兩岸經濟和産業良性互動,強勁的大陸經濟和企業也必將為臺灣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並將印證兩岸“合則兩利,利在中華”的基本道理。

  國臺辦發言人日前首次正面回應第4次“陳江會”議題,指出大陸為啟動商簽ECFA所做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大體就緒,願儘早啟動正式商談。可見,大陸正把握當前好時機,全力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成都“兩岸産業與經濟交流合作”研討會適逢九九重陽節,王毅在晚宴上曾“借題發揮”,直抒心願“如有機會去臺灣,一定要登上玉山看看。”這既表達欲衝破當前兩岸關係中某種束縛的決心,也是提醒應“登高望遠”,站在更高的高度來運籌兩岸關係,開拓經貿合作關係,確保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和整體利益。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