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學者稱港臺經濟可互補 協力合作前景廣闊

2009年11月03日 14:33:00  來源:
字號:    

  著名經濟學者、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認為,香港和臺灣的經濟具有很大的互補性,受惠兩岸關係改善,港臺經濟合作將有很好的前景。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劉遵義昨天出席“香江論壇”時,就《港臺經濟合作前景》發表演講。他指出,香港和臺灣的經濟有不少共通點,例如都是外向型經濟體,依靠外貿和外資,出口占很大比例,因此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很大。相反,大陸其實並不是外向型的經濟,因此沒有遭到很大的打擊。此外,香港和臺灣過往都曾對大陸的發展作出很大貢獻,但現在,兩地都要依靠大陸的經濟增長才能度過金融海嘯的難關。

  與此同時,他指出,香港和臺灣的經濟亦具有很大的互補性,因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而臺灣則是製造業和創新的基地,這兩種功能正可以好好協力合作。而受惠兩岸關係最近的改善,香港和臺灣的經濟合作將有很好的前景。

  作為專研經濟發展和增長模式的經濟學家,劉遵義建議,香港和臺灣經濟合作可以循五個方面去發展。第一是旅遊業,但不要局限于兩地居民的互訪,而應合作延伸到內地市場,例如可讓到香港的自由行旅客,也到臺灣自由行,省卻“團進團出”。此外,亦可合作舉辦“兩岸四地旅行團”,吸引海外遊客,因為歐美等地旅客到訪中國的最大成本是長途飛機或郵輪費用,如果他們來到中國後,可以在一、兩個星期內遊遍香港、澳門、臺灣和內地四個地方,就會很有吸引力。

  第二,香港可作為投資轉机站,讓大陸的資金經香港投進臺灣,或反過來協助臺商擴大在大陸的投資,甚至幫助大陸的臺資回流到臺灣去。 
 
  第三,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來自世界各地的資金進出都沒有限制,臺商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吸收海外資金,臺灣企業可以在香港作第二市場上市,甚至可以在香港、臺灣和上海三地同時上市,把市場做大,擴大融資能力。

  第四,在文化創意事業方面,香港和臺灣都有很多人才,如電影、出版和媒體業等,兩地的市場加起來亦有三千萬人口,但最重要的市場仍然是內地,如果兩地人才可以合作進軍內地,則很多事情都會比較易辦。

  最後,劉遵義指出,香港和臺灣的高等教育合作是很多人忽略了的一環。現在臺灣的大學入學率差不多有100%,但香港僅有18%,因此香港可多鼓勵學生到臺灣作長期交流,而非僅一、兩個星期的遊學,例如副學士學生畢業後,大可以到臺灣繼續升學,修讀學士學位,而有關的配套措施、學歷相互承認安排,相信不難解決。他又以中大校長的身份表示,中大非常、非常歡迎臺灣的學生,呼籲臺灣的同學報讀中大的長期或短期課程。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