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馬主席的“想像空間”效果如何要看馬的功力

2009年08月06日 10:31:00  來源:
字號:    

  7月26日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率是56.95%,馬英九的得票率是93.87%,以唯一候選人的情況來説,不可謂不高。馬英九原本承諾不兼國民黨主席,因此外界有誠信問題之質疑。面對此一質疑,馬含蓄表示是因為情勢變化太大。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指出,事實上,如果因為堅守此一承諾而使改革變慢,甚或喪失時機,到時候不僅會被譏為迂腐,吃虧的還是臺灣社會。由此可知,馬英九的挑戰就是在黨主席任期內證明這是必要的抉擇。

  社評説,從學理而言,兼任國民黨主席與否,與臺灣的民主體制並無關聯,但從實際政治來看,馬兼主席主要的功能有二,一是強化黨政的運作,一是為兩岸關係創造更好的條件。這正是馬主席挑戰與機會之所在。

  就強化黨政運作而言,或許這是廚房內最熱、油煙最多的地方,馬主席願意從這方面擔起責任,可見其決心與勇氣。黨政運作最主要表現在行政與“立法”的協調以及選舉的提名上。就行政與“立法”的協調而言,不管是人事同意權的行使或法案的通過,馬英九或行政部門都有一種有志難伸之感。問題究竟出在哪?我們過去多次指出,政治是溝通與説服的學問。行政與“立法”之間不能沒有黨紀,但也不能完全靠黨紀或威權,最重要的還是溝通。馬英九一旦就任國民黨主席,要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必須在溝通上多下功夫。黨紀是硬實力,溝通是軟實力,馬主席到時候也是要軟硬兼施,至於怎麼拿捏,就看馬主席政治藝術的火侯了!

  就兩岸關係而言,論者或謂,過去國民黨可以在許多議題上先行試探,當局再追隨于後,有個迴旋空間。這個説法有其道理,但我們認為,馬英九兼任主席反而可以創造想像空間。

  什麼是想像空間?簡單地説,“馬總統”做不到的事或不能做的事,“馬主席”卻可以發揮。“總統”這個頭銜牽涉到主權承認的問題,中共現階段不能不回避。至於馬主席,就有許多可以創造對等的機會。在馬英九宣佈競選國民黨主席後,各方即已開始預期“胡馬會”的登場,事實上,馬胡二人已經是“不會而會”了。書信的來往,乃至於黨主席熱線等等,都是未來可以想像的空間。

   在朝野方面,馬主席的想像空間也不小,而且更應該珍惜。目前朝野之間,雖無武嚇,但文攻不斷,彼此沒有對話與交集,就連單純的ECFA議題都牛頭不對馬嘴。社評認為,馬主席未來可以擴大兩岸論壇的社會基礎,邀請在野黨參與。此外,“胡連會”五項願景之一即是兩岸和平協議,國民黨也可以邀請在野黨共同討論,以形成島內之共識。但既有“想像空間”,就可能被曲解;天使想像與魔鬼想像誰能獲勝,就看馬主席的應付挑戰的功力了。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