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國共論壇”是“雙英會”的絆腳石?謬誤!

2009年07月31日 14:48:00  來源:
字號:    

  馬英九對“雙英會”——馬英九、蔡英文會談牽掛在心,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再度提出這項議題。蔡英文卻興趣缺缺,前天響應稱“馬英九應強化與在野黨的互信基礎,唯有廢除國共論壇,才是雙方互信的開始”。臺灣《中華日報》31日社論稱,蔡英文將“雙英會”與“國共論壇”混為一談,無疑是思維嚴重謬誤的寫照。

  社論説,蔡英文口稱的“國共論壇”始於“胡連會”。2005年4月,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會晤後發佈新聞公報,公報揭示的“三項共識五項工作”中,載明“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臺”,這是“國共論壇”的由來。是時,民進黨執政下的兩岸關係充滿敵對氛圍,國共兩黨能以論壇做為溝通平臺,自然是一大突破。

  進一步説,李登輝執政時代,兩岸好不容易各自設立海協、海基會,經過長時間磨合,促成1993年4月在新加坡舉行的“辜汪會談”,開啟兩岸交流新紀元。然而,李登輝于1999年7月提出充滿“臺獨”意識的“兩國論”,導致兩岸交流戛然而止,陳水扁又繼之以“一邊一國論”,兩岸之間從此進入冰封期。

  社論認為,從李登輝執政後期到陳水扁在位期間,兩岸關係存在極其荒謬情境,亦即“官方越冷民間越熱”,説明兩岸交流確乎必然而勢所難擋。國民黨重新執政後,馬英九秉諸主流民意的企求,啟動兩岸交流大開大闔時代,為李、陳補修了他們任內未修的學分,而兩岸交流從冷凝到熱絡,蔡英文口中的“國共論壇”委實發揮了莫大的助力。

  必須強調的是,舉辦過五屆的“國共論壇”,早就正名為“兩岸經濟文化論壇”,國共論壇之名已不復見於正式文書。蔡英文依然把“國共論壇”緊抓在手上,毋寧當做“逢國民黨必反、逢共産黨必反”的工具。民進黨大老級的許榮淑、范振宗,因參加“兩岸論壇”而被開除黨籍,不啻是蔡英文視“兩岸論壇”為洪水猛獸的佐證。

  社論説,根據心理學理論,一個人外在行為表現,無不受意識或潛意識左右。蔡英文以許、范二人為“祭品”體現她對“兩岸論壇”的排斥,端的是其意識的具體投射。如眾所知,蔡英文曾參與李登輝的“兩國論”起草工作;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應也有她的影子;陳水扁廢除“國統綱領”,蔡英文時任“行政院副院長”,是以謂其為“鐵桿臺獨”應不為過。

  蔡英文從“臺獨”意識形態出發,必然造就民進黨堅決的遂行“三反”——反對兩岸交流正常化、反對馬英九當局對大陸開放、反對兩岸經濟文化論壇,進而對馬英九當局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作為,抗拒到底,更反對到底。朝野之間對兩岸問題既然存在不能妥協的反差,蔡英文以反對“兩岸論壇”做為拒絕“雙英會”的幌子,也就其來有自。

  社論最後強調,把話説到底,“雙英會”和“兩岸論壇”應是兩碼事,亦即,不應把兩岸論壇當成為“雙英會”的攔路虎;相反的,蔡英文若有心接受“雙英會”,兩岸論壇可成為會談議題之一。如今,她將朝野互信基礎取決於兩岸論壇是否廢止,徒然凸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就是根本不敢面對現實提出政策。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