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毛仲偉:蔡英文為何堅持大陸政策“向左轉”

2009-07-27 14:19:00
來源:
字號

  《臺灣研究》副主編毛仲偉今日在華廣網上刊發文章指出,從民進黨現行可以選擇的策略角度看,回避對大陸政策進行理性地辯論,而堅持大陸政策策略性 “向左轉”仍是蔡英文現階段所需要的也是不得不採取的選項。

  文章全文如下,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7月15日正式提案建請開除民進黨籍前“立委”許榮淑、前新竹縣長范振宗,引起軒然大波。7月22日民進黨中評會以停權三年處理,似乎以從輕發落了結,但仍是余波盪漾。從表面上看,蔡英文此次確有借開除“重量級邊緣”老臣立威,防堵民進黨出現爭先恐後赴大陸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用意,但深究蔡近階段堅持大陸政策策略性“向左轉”的一系列動作,卻可以洞悉出民進黨在現行島內外政治環境下大陸政策無法自拔而不得不進行策略操作的深層困境。

   首先,蔡英文堅持大陸政策策略性“向左轉”意在保持其“反中”“反馬”對抗戰術的前後一致性。

   民進黨2008年下臺後,因為陳水扁的貪腐案而居於被動守勢,在制衡執政黨和馬英九當局上缺少有力的支點,只能小題大作,無題製造題目作,可以大做文章的題目卻無法真正做大。因此,蔡英文只能一方面拒絕馬英九見面的邀請,另一方面對馬英九推動兩岸關係的一舉一動都加以反對,尤其是對兩岸間由兩岸論壇達成共識,再由兩會會談逐一推動落實的情況,更是感到惱火。為此,蔡英文在4月2日第二階段“民間‘國是’會議”落幕時強烈要求馬英九收回兩岸是“地區對地區”的説法以及廢除“國共平臺”等七項訴求。到7月8日,面對民進黨元老級人士要赴大陸參加兩岸論壇,蔡英文又稱,“國共論壇回避‘在野黨’監督,可能危害臺灣利益”。由此可見,反對“兩岸論壇”是蔡英文一貫的態度,在她眼裏,民進黨人參與“兩岸論壇”就是為“國共兩黨”共識背書,就是打亂其“反馬反中”對抗戰術的叛逆之舉。因此,蔡英文對許范二人開鍘就是要展現其維繫“反中反馬”的對抗戰術的決心。

   其次,蔡英文堅持大陸政策策略性“向左轉”意在迎合黨內激進的“臺獨基本教義派”。

   蔡英文現階段堅持大陸政策策略性“向左轉”有跡可尋。從詆毀“陳江會談”到全力阻擊“陸資入島”和“陸生入臺”;對內則控制民進黨人士登陸交流。而此次拿創黨元老開鍘就是其現階段“向左轉”的標誌性動作。蔡英文這樣做為的是投“臺獨基本教義派”所好,這也是民進黨內所謂溫和務實派集體調整策略步調的結果。簡單説就是溫和務實派策略上概括接受了“臺獨基本教義派”對抗性的思維,針對目前民進黨的兩大包袱——陳水扁貪腐案和“臺獨”大陸政策,前者選擇力挺陳水扁,認定其無罪併為他的司法人權發聲,後者選擇“向左轉”,打亂仗,不辯論是與非,為對抗而對抗,為反對而反對,以先穩住反對黨陣腳為第一要務。如果説,敗選後民進黨對大陸政策基本價值取向和現實策略運用兩個層面進行反省、辯論和調整的話,無非是各有三種結果:“向左轉”更為激進、“向右轉”趨向務實和“維持不變”伺機調整。蔡英文對大陸政策基本價值取向的選擇是近階段“維持不變”伺機調整,而對現實策略運用的選擇是“向左轉”更為激進。因為如果此時“向右轉”突顯民進黨大陸政策灰色空間“軟”的一面,甚至對民進黨大陸政策主旨進行更為理性務實的調整,在失去執政權並在“立法院”處於完全劣勢力地位情況下無異於趨附於國民黨和馬英九當局的兩岸政策,如此則很可能造成黨內更大的內鬥甚至分裂。故而以兩岸政策“不重要不急迫”避開政策大辯論,策略上選擇“向左轉”在“朝野”政治鬥爭中大小算是個支點,這不僅是在意識形態上也在情感上迎合了激進“臺獨”派的情緒需求,便於穩住了深綠陣營。

   其三,蔡英文堅持大陸政策策略性“向左轉”意在以此為年底選舉鞏固和動員深綠基本盤的“票房補藥”。

   當然,蔡英文堅持大陸政策策略性“向左轉”,從大局上看對於爭取中間選民,甚至動員一些理性的親綠選民可以説是“票房毒藥”,從長遠上看對於民進黨的未來發展也無異於飲鴆止渴。但是從短期現實面上看,對於中南部一些重點選區,對於那些因民進黨連連挫敗、陳水扁貪腐案壓得喘不過氣的並深陷挫折感難以自拔的深綠基層選民來説,策略上利用“向左轉”強化民進黨大陸政策與馬英九的對抗性,可以説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鴉片。也正是因為民進黨南部社會綠營的政治基礎的這種政治需要,使得在民進黨內一些近年被視為有“修正主義”務實色彩的新潮流係人士,現階段也採取相對激進策略,尤其是一些今年或明年有選舉考量的人士更是如此,在反對馬英九推動發展兩岸關係的各種政策均採為反對而反對策略。為此可以説,蔡英文堅持大陸政策策略性“向左轉”,在迎合黨內“臺獨基本教義派”的同時,也有極強的鞏固南部綠營基本盤與選舉掛鉤的意圖。

   民進黨大陸政策包括“臺獨黨綱”、“臺灣前途決議文”等所反映的民進黨意識形態、價值取向的東西是明擺著的,從陳水扁“執政”到下臺並沒有明顯的本質變化。但是因其(如“臺灣前途決議文”)有明顯的灰色地帶,便於在現實運用中進行“向左轉”或“向右轉”策略性操作。根據十幾年民進黨大陸政策和策略運用調整,大體上可以看出這樣的規律,民進黨要突破瓶頸進入上升通道時,對外更大需求佔據壓倒性地位時,意圖擴大社會政治基礎或者會中間選民中有爭取空間時會有一定的“向右轉”空間,策略上採取相對軟的一手;而當其發展遇挫進入下降通道時,對內更強烈的凝聚需求佔據壓倒性地位時,意圖穩住基本盤的陣腳時,會毫不猶豫地大步“向左轉”。因此, 儘管“臺獨是條死衚同”已是社會的共同認知,民進黨調整大陸政策勢也面臨著很強的內外壓力,但從民進黨現行可以選擇的策略角度看,回避對大陸政策進行理性地辯論,而堅持大陸政策策略性 “向左轉”仍是蔡英文現階段所需要的也是不得不採取的選項。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