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圍繞陳水扁是否延押問題的蔡氏宗親大戰

2009年07月14日 11:18:00  來源:
字號:    

  澳門《新華澳報》今日發表評論員署名文章指出,陳水扁的延押問題,在昨天終於有了結果。這一次陳水扁本來有機會取消延押,但是他的些許“小動作”致使自己喪失了走出看守所的機會。同時,文章還觀察到,在“挺扁”的人群中,風頭正勁的人都是蔡姓的,恰巧的是,宣佈延押陳水扁的法官也姓蔡!

  文章全文如下,

  臺北地方法院13日下午公佈合議庭裁定結果,法官認為陳水扁所涉案件屬於重罪,且有逃亡、串證、干擾審判之虞,因而裁定將陳水扁再延押兩個月,自7月29日算起。這就意味著卸任“總統”一年多的陳水扁,在三度延押後,須在看守所中渡過258日,亦即被關在看守所的日子佔了他卸任後時間的一大半。

  本來,在陳水扁的案件一審即將審結,宣判時間很有可能是在7月底或是8月初;而陳水扁經兩度延押後,其羈押期是到7月25日止,詰問證人部份已大致完成,串供、毀滅證據等的妨礙司法公正行為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已經降到最低,因而在羈押期滿後,不再延押亦即獲得釋放的機會甚高,至少也有一半的機會。就是一些政治立場偏藍的法律學者,也認為從司法程式和人權的角度看,繼續羈押陳水扁的必要性已經消減。

  但被關得憋瘋的陳水扁卻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不知是受其在案發初期抽到“上上簽”的誤導,還是過於迷信自己的政治影響力,竟然在看守所中遙控指揮民進黨及“挺扁”團體向法官施加壓力,搞起甚麼“聯署”活動,抗議馬英九當局進行“司法迫害”,要維護陳水扁的“司法人權”。這卻是適得其反,引發法院的警覺和反彈。一方面,正如合議庭的裁定書所指,“人在羈押中己能如此,誠難想像如將之釋放在外,又不知將以何種方法戕害司法、干擾審判”,而認為在一審判決出來之前,決不能“放虎歸山”,擾亂法庭,干擾審判;另一方面,民進黨和“挺扁”團體的施壓,並批評臺當局“司法迫害”,倒是使法官擔心將會讓民眾産生民進黨的“施壓”是可能左右法官決定的錯覺,從而引帶出犯罪集團動輒向法院施加壓力的極壞效應,嚴重損害臺灣地區的法治環境,因而産生“不能屈服於民進黨干預司法的壓力”的心理,反而是最後認定必須繼續羈押陳水扁了。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