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陳水扁要求講“良心” 臺灣人民都笑了

2009年07月13日 09:12:00  來源:
字號:    

  陳水扁是否繼續覊押一事,日前經延押庭裁定還押,最後結果則留待本週決定。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昨天發表社評指出,這樣的發展早在預料之中,不足為奇,倒是陳水扁在庭中質疑檢方“説話不算話”,又要法官“憑良心”的論調,不只可笑,而且可恥!

  社評説,就事論事,陳水扁要不要繼續覊押?主要是看他覊押的原因及必要性是否已經消滅,如果覊押的原因及必要性都不存在,當然應該釋放。當初陳水扁是因符合重罪、有逃亡之虞及串證三個要件才被覊押。衡情論理,從這些天的審理過程中陸續揭發的事證,已經可以明顯看出,陳水扁涉及的案件情節確實十分嚴重;其次,他的犯罪不法利益數以億計,都匯往海外,在卸任後,他又以最速件趕辦護照,顯然符合“有逃亡之虞的具體事實”;再者,隨著案情向上發展,新案和新事證越來越多,一旦釋放陳水扁,他當然有可能會有勾串、湮滅證據的可能。縱令如此,要不要繼續覊押?證人是否全部詰問完畢?覊押要件是否還存在?都有待法官裁定,我們無意置喙。

  臺灣地區撒謊最多的領導人,莫過於陳水扁,即使擴大為政治人物,陳水扁也絕對名列前矛,大者如“四不一沒有”、“臺灣獨立”的立場翻來覆去;小者如他自己的官司,先前坦承做了法律不許可的事,如今又堅持無罪,這樣反覆無常的人,有什麼資格質疑別人説話不算話?

  社論指出,更重要的是,他要審判長及合議庭“憑良心”,問題是,陳水扁當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可曾憑良心嗎?他下令核四停建,導致幾千億的損失,和臺灣政治、經濟社會的動蕩,事發之後,把責任全部推給臺“行政院”,試問,這是憑良心嗎?他為了選舉,對外,操弄“一邊一國”,搞烽火外交,“公投入聯”,使臺灣的國際空間,不增反減;對內,同樣搞族群對立,硬要劃分“臺灣人”與“中國人”,讓原本和諧的社會因而撕裂。試問,這是憑良心嗎?

  陳水扁以清廉自我標榜,上臺之後“總統府”卻成了炒股中心,官邸財團絡繹不絕,二次金改,公營事業人事,幾乎無事不喬,無錢不拿,無商不敲,試問,這些是憑良心嗎?

  再者,民進黨以往以清廉、勤政、愛鄉土為號召,的確吸引了不少中間選民,陳水扁打著“反黑金”的口號,趁勢而起,是民眾對民進黨的期待,把陳水扁拱上了大位,陳水扁卻讓民進黨的金字招牌變成臭不可聞;臺灣地區非但沒有向上提升,反而向下沉淪,試問,陳水扁可有憑良心嗎?

  陳水扁假“秘密外交”之名,把原本應該援外的經費放進自己的荷包;又把外界捐贈原本應該用在選舉的政治獻金納為己有;更把這些錢存進海外子女的戶頭,試問,這是憑良心嗎?

  陳水扁從政之初,致力於打特權,可是他當上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不但妻子享特權、子女享特權,而且運用特權貪贓枉法,貪墨所得,數以百億,更運用特權將搜括而來的發票與憑空揑造的“秘密外交”,都列為“絕對機密”,試問,這是憑良心嗎?

  社論最後強調,陳水扁是不是延押?覊押期間是否太長?法院對陳水扁是否繼續覊押的決定,要不要以“保障人權”做為最優先的考慮?應不應該以最嚴格的標準來判斷?固然都有討論的空間,但陳水扁有沒有憑良心,恐怕才真是挺陳水扁的民眾該冷靜思考的問題!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