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釋扁”是民進黨用以自宮的利刃

2009年07月10日 14:18:00  來源:
字號:    

  最近民進黨發起的“釋扁”聯署、係黃絲帶的活動,又在綠營內部悶燒,據傳包括李遠哲等固定“班底”都已經簽了下去。其實明眼人都該問:“釋扁”對民進黨,真的是項“利多”嗎?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一旦把陳水扁放出來,再去全島走透透,打著綠旗反綠旗,民進黨中央受得了嗎?或者倏然金蟬脫殼,傚法最近流行的“棄保潛逃”,民進黨怎麼辦?陳水扁坐穿牢底,至少還留給綠營“受難”、“悲情”等遺産;出獄除了作亂,根本看不到什麼用處,那釋放陳水扁是民進黨利多嗎?

  民進黨下臺之後,最苦的一在沒有舞臺,從臺當局到地方政府,幾乎全淪為在野黨;二在沒有議題,從政治到民生,都碰到“執政時為何不做”的反質疑;三在沒有共主,從“新潮流”到“公媽派”,個個都想取民進黨主席而代之。於是過去在上位的洗錢,在下位的洗腦;現在整個陣營的運作,則實際陷入他們罵別人的“洗腎”地步,完全沒有振衰起蔽的跡象。

  文章説,然而群眾晾在那裏,民進黨總是須要找點事情,動員動員,免得散了團體、灰了志氣。“挺陳水扁”就變為最現成的工具,對外既可操作悲情牌,爭取媒體的鎂光燈;對內猶可當成“本土”忠誠度的試紙,綠的、藍的,以此為準。這是為什麼一年下來,綠營始終不避“挺貪腐”的負面聯想,一而再、再而三凸顯“挺扁”、“釋扁”話題,更沒人敢向陳水扁説一個“不”字的原因。

  所以沒有舞臺、沒有議題、沒有共主,又苦於“洗腎”的無所作為,已經逼使民進黨悖離政治的理性原則,走上派系淩駕一切、劣幣驅逐良幣的倒退路線。想“造反”的,便千方百計利用陳水扁,炮打民進黨中央“軟弱”的表現;想保位子的,也不敢示弱,要聯署就聯署,高調誰不會唱?文章最後説,結果只剩這個黨在“挺陳水扁”、“護陳水扁”,至於和選民的距離,一夥子都沒空理會啦!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