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陸資赴臺是萬里浪?還是小溪流?

2009年07月03日 14:59:00  來源:
字號:    

  陸資赴臺開始施行,“獨派”媒體與政治人物惶惶若不可終日,倉皇急走,厲言警告臺灣在劫難逃、臺灣將淪為大陸的殖民地、臺灣的一切都將受制于大陸。臺灣《經濟日報》今日發社論稱,當歐美外資望望然而去之,臺灣企業本身面對各項投資也踟躕不前,真會有那麼多的陸資蜂擁而來,堆砌成萬里巨浪任臺灣馳騁?

  文章摘錄如下,

  在眾多外資意興闌珊地棄臺而去多年以來,馬英九終於在重重限制之下,開放大陸資金赴臺投資192項産業。消息一齣,“獨派”媒體與政治人物惶惶若不可終日,倉皇急走,厲言警告臺灣在劫難逃、臺灣將淪為大陸的“殖民地”、臺灣的一切都將受制于大陸。相對於此,臺灣的股市連日大漲,尤其房市忽然欣欣向榮,一片惜售待陸資而沽的景象。

  外資來臺早已如家常便飯,何以陸資尚未來臺,就如洪水猛獸?從“獨派”的立場解讀,“關鍵端在於對岸圖我之心,一日未休,過去是飛彈潛艦,今天則變形為陸資企業”;因而任何企業落入陸資之手,其商業機密即全被竊取,員工生計、企業存亡,全操于“共匪”手中;公共建設一遭染指,一可控制下包廠商,一可危害公共安全;資訊産業入其彀中,則個人隱私、“國家情資”都成為囊中物;各項骨幹産業一旦被陸資掌控,整個臺灣即任由對岸擺布。

  “當每一個來臺的企業家都是訓練有素、本領高強的特工;每一筆資金都是掌控臺灣經濟、企業、員工的籌碼,則陸資來臺自不能與外資等量齊觀,我們保密防諜之不懈,豈能大開門戶,引狼入室?”

  但豈其然?果若如是,則臺灣開放數十年,歐美日企業自由進出,以對岸用力之深、本事之強,豈不早就混雜在外資之中潛伏在每個角落,將臺灣經濟牢牢掌控?還得眼巴巴盼到政權輪替,歷經繁複協商,在眾目睽睽之下,允許若干陸資來臺投入千篩萬選之後的少數産業?這少數水土不服的外來投資者如果真要興風作浪,那無邊無際環繞四週的本土企業家、投資者,每人出個小指頭,就足以把他們都捺死。何況若商業機密與技術真這麼容易竊取,20年來臺灣真正的競爭對手遍佈四處,對岸可能尚無足觀,則許許多多的外資豈不早已讓臺灣失去生存空間?

  如果收拾起這重重杯弓蛇影,以平常心看待,陸資來臺,立會展現一個完全不同的風貌。20年來,臺商單向西進,一開始,由於政府百般作梗,只有些奮不顧身的冒險家鑽縫蹈隙,為臺灣企業與臺灣人民在對岸鑄下一個難以改正的惡劣印象。現在的陸資正是半世紀來頭一批代表大陸企業正式踏上臺灣的開路先鋒,他們的一言一動、作風心態,也會鑄下重要的第一印象,對兩岸人民未來的互動、意義深長。

  其次,過去許多臺灣大廠家不能或不願西進,因而與大陸企業幾無互動合作的機會。如今“山不來就我,我去就山”,大陸企業合法進入臺灣,即有機會直接或間接與經濟主體接觸、合作,兩岸長久分隔所創造的互補利益將在此刻迸出火花,不論連手進軍世界還是大陸市場,都有無窮潛力。

  但拉回現實,當歐美外資望望然而去之,臺灣企業本身面對各項投資也踟躕不前,真會有那麼多的陸資蜂擁而來,堆砌成萬里巨浪任臺灣馳騁?或者只是一個小溪流,潺潺細水,了不足道?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