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去中國化”是昧于歷史現實的逆流

2009年06月08日 12:20:00  來源:
字號: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日前在南京大學演講時,指臺灣有一股“去中國化的逆流”,引起“臺獨”分子暴跳如雷,在“獨派”報紙上,連著一個星期,咒罵個不停。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吳伯雄批評“去中國化”,講得並沒錯。臺灣地區人民的生活中,存在著深刻的中國文化,“臺獨”分子刻意要切斷兩岸的文化聯繫,當然是逆潮流而行。否則,他們敢用是關公、媽祖為“中國人”、“外國人”的理由,來抨擊臺灣人膜拜關公、媽姐嗎?這股逆流也曾明顯表現在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的身上,他説什麼吃粽子“不是紀念中國的屈原,而是紀念臺灣的河神”,可謂歪曲到了極點。

  “獨派”報紙還一直挑起吳伯雄的伯父是“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遭國民黨殺害”,因而吳伯雄不應當國民黨主席。按照“臺獨”分子的邏輯,人世間必須冤冤相報,那麼歷史上那麼多仇恨、殺戮,難道後代子孫要永遠記仇,繼續互相砍殺嗎?那麼“臺獨”分子有什麼理由渴求日本來支援“臺獨”?他們何不報復1895年日軍侵臺,從而誓死拒與日本人友好往來?

  再者,日本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曾在溫家寶面前説,“日本文化中蘊藏著中華文化的濃郁馨香”。可見日本文化不但未“去中國化”,甚而肯定中華文化對日本文化之影響。試問,“臺獨”分子,你打算寫什麼字?説什麼語言?

  文章最後説,“臺獨”分子拼命“去中國化”,即使不稱為逆流,改用其他的形容詞,也改變不了他們昧于歷史、現實,非主流的作法與心態。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