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國共平臺是兩岸溝通的重要渠道

2009年05月27日 10:40:00  來源:
字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2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和他率領的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並同吳伯雄舉行會談。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説,胡錦濤談到了六點意見,內容很重要,其中關於國共關係的意見特別重要。

  全文摘錄如下,

  胡錦濤的六點意見內容是:第一,關於增進兩岸政治互信。第二,關於兩岸經濟合作。第三,關於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第四,關於涉外事務。第五,關於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第六,關於國共兩黨交流對話。

  認真分析胡錦濤的六點意見,可以發現這樣的特點:一,是目前兩岸關係中的特別重大問題。二,是近一年來的兩岸關係總結。三,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具體建議。四,是中共一貫主張的重新闡述。五,是對臺灣民眾的信心承諾。其中第六點十分值得重視,我們認為,這是中共對新形勢下國共關係提出的重大要求。

  一,中共要求國共關係中雙方都要重視兩黨領導人的交往關係。胡錦濤説:“國共兩黨交流對話特別是高層交往對保持兩岸關係發展勢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實如此,胡錦濤與連戰的私人友誼非常深厚,與吳伯雄的也很好。但是,今後的情況會變化,無論誰出任國民黨主席,都不應該忽視或者放棄這樣的關係。因為兩岸兩會的關係,甚至今後的兩岸關係,都不可能代替國共的核心政黨關係。

  二,中共要求國共關係中雙方都要重視繼續合作辦好國共論壇。胡錦濤説:“國共論壇是一個成功的論壇,應該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越辦越好。同時,兩岸關係發展需要兩岸廣大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參與。兩岸各界舉辦的海峽論壇,突出了兩岸民眾的參與和互動。”通過國共論壇,兩岸執政黨能全面地公開地溝通各種問題,這樣的平臺作用極大,不可忽視。

  三,中共要求國共關係中雙方都要重視在解決兩岸關係問題時發揮執政黨作用。胡錦濤強調:“國共兩黨肩負著歷史責任,應該胸懷全民族長遠發展,以遠大的目光、務實的思路認真思考和解決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為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作出貢獻。”在此,胡錦濤表述了三層意思:一,國共關係是兩岸關係的發展動力。二,兩岸關係離不開國共關係。三,中共期待兩黨共同發揮作用。

  一段時間來,臺灣的輿論都認為,國民黨雖然是執政黨,但是與臺當局的關係則是以黨輔政,所以,不可以越俎代庖,在兩岸關係的作用不可以擴大。國民黨高層對此也很警惕,小心翼翼,儘量避免産生以黨干政而對馬英九不利的印象。

  吳伯雄參訪大陸團行前,馬英九在接見時説,兩岸雙方開始建立重要互信,管道越多越能夠讓關係穩定下來,“但有人擔心國共論壇將來會不會對兩岸關係下指導棋,我跟各位説明,不會”。他表示,國共論壇所討論的問題,有其高度、宏觀,不過最後還是要經過臺當局許可後,由海基會、海協會變成有拘束力的法律文件,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在還沒有成為法律文件之前,可以海闊天空地談,“我相信國共兩黨也都有一定的規範,去進行相關的接觸”。

  不過,馬英九執政離不開國共平臺。馬英九利用國共平臺提出了諸多的具體要求,可以説嘗到了很多甜頭。必須注意到,中共對國民黨的重要作用絕對不會忽視,因為:第一,國民黨是執政黨,不是在野黨,所以必鬚髮揮執政黨的作用。第二,兩岸關係獲得重大改善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國共關係密切友好,互信合作。第三,2005年國共兩黨領導人發佈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是兩岸推進兩岸關係的目標和信心保證,是不可以隨便否定的。大陸系列惠臺政策的出臺,都與“共同願景”有關,不可分割。

  我們欣喜看到,國民黨迅速作出了正面的回應。國民黨發佈新聞稿表示,國共雙方達成多項具體共識,包括兩岸儘早在今年下半年就ECFA進行協商;加強國共平臺;重申兩岸“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互信基礎;確定7月在長沙舉行以兩岸文教交流為主題的兩岸論壇等。吳伯雄説,執政後的國民黨當然必須向臺灣主流民意負起責任,並且兌現承諾,所以國民黨積極發展兩岸關係。

  吳伯雄與國民黨的表態,十分及時和全面。

  胡錦濤説:去年5月,他和吳主席舉行了兩岸關係新形勢下國共兩黨領導人首次會談,就促進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深入交換意見,達成重要共識,為推動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發揮了重要先導作用。我們認為,今次的“胡吳會”也能達成重要共識,為國共關係與兩岸關係的全面發展、深入發展、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進入專題: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團再訪大陸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