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難道臺灣的“司法”也出現了“貧富分化”?

2008年09月17日 14:36:00  來源:
字號:    

  負責偵辦扁家涉嫌洗錢案的最高檢特偵組,日前在媒體記者前一字排開,對全臺民眾解釋偵辦此案至今引起社會質疑的一些問題。特偵組強調,全案已進入“中後期”階段,年底前應該可以偵結。但針對“檢察總長”陳聰明應否“避嫌”的問題,特偵組成員認為陳在法律上沒有回避的理由,會繼續領導特偵組,其中一名檢察官甚至強調,“檢察總長”與特偵組一體,希望大家相信檢察官。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社評指出,偵辦扁家洗錢案的特偵組成員集體亮相,這在臺灣“司法”史上也不多見。原因無它,因為辦案的對像是前“第一家庭”的成員,而領導辦案的高層“司法”官員也一度“喧賓奪主”,成為社會大眾注視的目標。我們肯定特偵組定期偵結此案的決心,但對於結果能否符合社會公義的期待,卻不具相當信心。首先,陳聰明是一位具有爭議性的“司法”人員,他能否擺脫揮之不去的政治色彩,獨立行使職杈,一直引起社會大眾輿論的質疑。有人希望陳回避不無道理,因為日前他和前“調查局長”葉盛茂之間的“口頭報告”風波,至今還余波盪漾,成為民眾心中的一個“羅生門”,不知道究竟誰在説謊。特偵組成員以“職業共同體”的立場為陳聰明背書,但民眾卻不見得願意為特偵組的“義行”背書。

  其次,民眾對於洗錢案偵辦至今仍未羈押任何一名被告,始終覺得納悶不己。承辦檢察官以“法定要件”和“人權”理由説明不能草率行事。這些道理我們都懂;問題是,案中主角如果換上的是一般老百姓,受到的待遇是否相同?“司法”是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但在民進黨執政八年後,大家擔心這道防線早就被特權給擊潰了。

  難以想像的是,陳水扁身上雖背負一大堆弊案的嫌疑,但他似乎老神在在,一副“目無法紀”的樣子。陳水扁不但回南部“取暖”,在挺他的泛綠基本教義派面前大放厥詞,還鼓動民進黨再搞“嗆馬”遊行活動。陳水扁此時此刻還有什麼資格發號施令?唯一的理由是阿扁似乎認定只要身上還留有一些政治力量,“司法”就對他無可奈何。

  民進黨“總統”敗選後,沒想到新執政的國民黨當局除了要收拾過去八年阿扁留下的經濟爛攤子外,還要處理扁家一樁又一樁的貪腐弊案。社評希望,檢調單位要正視人民要求快速破案的期待,當局也應嚴肅看待這個問題。因為讓洗錢案真象早日水落石出,不僅攸關人民對“司法”的信任,也攸關臺灣“民主”的能否有效落實。因為民主不是徒有選舉而已,而是必須建立在人民對“司法”的信任上;而人民對“司法”的信任,則是建立在“司法”實現正義的程度上。

  社評最後表示,臺灣的貧富差距問題日益嚴重,有人以M型社會來形容。我們不希望臺灣的“司法”也因出現“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的差別待遇。因為對“司法”體系不信任,會迫使人民尋找“司法”以外的途徑解決問題。結果是公義蕩然無存,民主也無法鞏固。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