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吸引大陸游客 政策只是誘因市場才是決定因素

2008年07月07日 15:53:00  來源: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天刊文説,臺灣的旅遊市場對大陸客的吸引力,在全球旅遊市場的競爭之下,已不是最高,大陸客臺灣遊的價格並不具有競爭力。有多少大陸客會去臺灣旅遊,兩岸的開放陸客旅遊政策只是誘因,做好旅遊推廣與實行有競爭力的價格等,市場才是最終的決定因素。

  文章摘錄如下:

  臺灣的旅遊業者擔憂,今年臺灣觀光旅遊市場遠不如預期,臺灣經濟增長率恐受波及。對此,國家旅遊局新聞發言人、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秘書長祝善忠六月三十日表示,依相關協議規定,未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每天不超過三千人次,而具體人數需要由市場決定。

  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姚大光指出,大陸有興趣赴臺旅遊的居民至少有五千萬人,而臺灣有一千六百家旅行社,符合接待大陸旅客的旅行社有一百六十七家,臺灣旅行社的接待能力絕對沒有問題。因此,他特別當面向率領大陸踩線團赴臺的國家旅遊局司長級巡視員范貴山要求,七月開放大陸人士赴臺觀光後,每天赴臺人數應達到兩岸兩會簽署的三千人次。

  臺灣遊吸引力不是最高

  不過,臺灣旅遊業者似乎對大陸客遊臺期待過高。其實,臺灣的旅遊市場對大陸客的吸引力,在全球旅遊市場的競爭之下,已不是最高。據國家旅遊局一月十八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大陸目前已開放的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達一百三十四個,其中實施的有九十一個。去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達四千零九十五萬人次,繼續保持亞洲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的地位。去年中美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便利中國公民旅遊團隊赴美旅遊諒解備忘錄,美國正式成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此外,中日、中俄、中韓、中印、中歐、中澳、中非、中國與東盟、中國與加勒比地區的旅遊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隨著大陸旅遊地的增多,臺灣雖然對年齡較大的遊客有吸引力,但對以年輕人為主的大陸旅遊群體來説,並不一定會成為年輕大陸客外遊的首選地。

  其次,陸客臺灣遊的價格並不具有競爭力。六月份由大陸旅遊界人士組成的踩線團成員指出,雖然雙方已有共識,初期要做頂級團,但大陸觀光客前往東南亞旅遊時,八天七夜行程大約只要人民幣四千至五千元,臺灣旅行團一開始就要八千至一萬元,推廣上可能有難度。踩線團成員同時指出,大陸已有許多人排隊搶購臺灣團行程,人數很多,最後會有多少人來,還要視實際情況而定,只要臺灣不設限,每年二百萬至三百萬人來臺應該不成問題。

  收費價格並不具競爭力

  兼任海峽交流協會副秘書長的踩線團團長范貴山透露,大陸旅客開放赴臺觀光,來之不易,兩岸觀光交流正如小樹需慢慢成長,第一步相當重要,不該一下子開放太多,以維持旅遊品質。他表示,大陸對赴臺旅遊的管制標準,必須遠高於其他路線。例如,旅行社一旦違規低價搶客,一律取消攬團資格,目的就是要循序漸進,雙方的觀光旅遊業者經過調適,再慢慢擴大,否則壞了品質,小樹就可能無法長成大樹。

  范貴山強調,旅遊行程講究品質及多樣化,兩岸旅遊業者應把重心放在設計符合老人、親子或年輕人等各種族群上,而非急著拉高旅客人數,初期每日以一千人次為上限,“三千人為上限,非一蹴可就。”

  其三,來臺陸客人數應由市場決定。根據馬當局之前的評估,每天開放三千名陸客赴臺觀光,一年開放109萬5千人,每人停留八天,以每人每天平均消費237美元計算,全年預期可帶來二十億七千六百多萬美元,折合六百億台幣的經濟效益。除觀光産業受惠,帶來龐大商機,也會帶來大量工作機會,對臺灣影響將是全面的。現在赴臺陸客規模縮減三分之二,旅遊業者擔心競相搶客,壞了行情及品質,開放陸客的經濟效益未先達到,反先食惡果。

  祝善忠認為,依照兩岸兩會簽訂的《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協定》內容:接待一方旅遊配額以平均每天三千人次為限。組團一方視市場需求安排。第二年雙方可視情協商作出調整。他説,目前三千人次上限安排是由臺灣方面的接待能力決定,而具體每天安排多少人完全是由大陸方面的旅遊市場決定,也就是依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意願而定,所以每天赴臺旅遊的人數也不會相同。大陸方面並沒有作刻意安排。

  景點資源有待擴展改善

  其四,臺灣的旅遊景點等資源有待改善與擴展。六月二十六日,大陸赴臺旅遊踩線考察團離臺前與臺灣觀光旅遊業界舉辦座談會,報告考察心得,也對臺灣業界提出建議。

  范貴山指出,臺灣接待大陸客觀光的基本條件已經成熟,臺灣也有豐富的資源足以吸引大陸客前來觀光。鋻於大陸客來臺觀光不僅是兩岸觀光旅遊業界的美事,更是兩岸交流互動的大事。范貴山因此提出“誠信為本,共創雙贏;健康有趣,務實推進”十六個字,與兩岸旅遊業者共勉。范貴山表示,這一趟行程所有團員都十分滿意,也對臺灣同胞的熱心接待表達感謝。希望兩岸一起把臺灣旅遊市場做大。

  考察團成員表示,來臺觀光的大陸客具高學歷、高收入與高素質的“三高”特質。因此,提高旅遊品質、傳遞正確資訊、強化接待大陸客導遊的品質,以及規劃多元化産品,是臺灣觀光旅遊産業迎接大陸客來臺商機的成功關鍵。大陸業者並建議臺灣要有更多更完整資訊,好讓大陸業者規劃行程時參考。踩線團在臺考察期間,也發現餐飲吃食與購物商品同質化太高的問題,踩線團因此建議安排用餐時,要顧及用餐形式多樣性與口味的多元化,以強化賣點。

  臺灣旅遊業期望大陸方面能夠維持每天三千人的遊客數量。但是,看來首期大陸游客赴臺旅遊只能達到每天一千人左右,赴臺陸客規模將比預計的縮減三分之二。臺灣旅遊業者擔心會出現競相搶客,壞了行情及品質。其實,凡事都有個過程。去年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遊”範圍逐步擴大至四十九個城市,預計今年全年內地赴香港旅遊一千五百多萬人次,比上年增長一成;赴澳門旅遊達一千二百萬人次,增長二成。至於今年有多少大陸客會去臺灣旅遊,兩岸的開放陸客旅遊政策只是誘因,做好旅遊推廣與實行有競爭力的價格等,市場才是最終的決定因素。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