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政務官有意“集體請辭” 終於解脫了!

2008年06月19日 11:27: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説,講實在話,如果不是因為駐日代表許世楷的“不堪其辱”事件,讓民進黨有意要讓所有曾經任命的政務官、“外交官”及公營事業負責人通通“集體請辭”,來一次徹底的人事大清倉,這一切如果後來都能成為事實,我們在這倒還真要向民進黨豎起大拇指:要做在野黨,就該這麼幹!

  社論認為,選擇這麼做,至少解決了政黨輪替後一直都挺彆扭的困局:一方面國民黨早早就想大幅調整人事,但又怕被綠營扣上“清算政治”的帽子,結果接掌政權後的人事佈局,不是零零星星,就是多半有風聲卻沒動靜。民進黨呢,老是懷疑國民黨內真有個什麼“毀民進黨小組”,會對那些還留在位子上的官員下手,特別是都已經在野了,還要經常目睹自己人在那被藍營“立委”羞辱,結果政黨輪替都一個月了,縱然“朝野”政黨早就各自就定位,但就是沒法大開大闔,雙方都不舒坦。若能來一次“集體請辭”,不藍綠陣營都獲得了解脫?

  畢竟如此一來,朝是朝,野是野,不必再老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弄得藍營“立委”質詢時專挑“綠營遺老”的麻煩,綠營“立委”質詢要不就是得小心別燒到昔日的自家人,要不就是得忍受藍營把問題全都推給“舊官僚”,正如同“立委”柯建銘所謂:絕不要再當國民黨轉移治臺無方的“墊腳石”與“替死鬼”。

  社論指出,國民黨既然拿回了執政權,又標榜“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當然就該部署好完整的“執政”團隊,但被綠營一個“清算”帽子這麼一扣,反而處處瞻前顧後,許多該調整的人事就這麼被擱置了下來。同樣的,那些還在任上的前朝官員,不少人也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不知是該走還是該留,時時刻刻又有可能會被撤換的心理預期,試問誰還有什麼心情去推動政務?

  這兩天傳出的“毀民進黨小組”的説法,其實真的也很扯,民進黨若是衰弱到能被藍營搞個什麼“小組”就毀掉了,那還玩什麼?八年前民進黨初次“執政”的時候,對那些還留在任上的藍營官員,何曾客氣過?如今藍營不過是同樣的手法再玩一遍而已,若是不想受這個氣,借此建立隨政黨輪替集體去留的慣例,也未嘗不可不是嗎?為一個“毀民進黨小組”的説法弄到那般杯弓蛇影,既長不了藍營多少氣勢,反倒滅了自己不少威風!

   所以,社論認為,問題其實很單純,藍營需要完整的責任政治,綠營期盼能操作完整的制衡政治,如果還有那麼五、六百名官員“人在曹營心在漢”,怎麼説都不對勁吧?以前綠營因為是長期在野,初掌執政權時行政人才不足,迫不得已向藍營借將,這在彼時完全可以理解。如今藍營既然説他們都準備好了,立即補實幾百名缺額應該不是問題,不是嗎?國民黨如果已經沒有“清算”的顧慮,就放手佈局人事吧!

   美國大選只要每逢政黨輪替,華府都會出現大量卸任官員拖運作李舉家搬出,同時又有成群新任官員遷入的畫面,有時四年一次,有時八年一次,大家都見怪不怪,從沒鬧過什麼清算前朝官員,集體請辭戲碼,或是“毀XX黨小組”的風波,畢竟這就是在政黨輪替嘛!

   至於這批號稱優秀的五、六百名官員,會不會在民進黨一聲令下就全部請辭呢?大家一塊等著看吧!畢竟這中間每位官員的故事都不一樣,有不少的人是好不容易才升上去的,有的是費好大勁經營才爭取到的,有的還是趕在政黨輪替前趕忙才安排的,有的則早就無心戀棧,有的也確實是適才適所的優秀人才,如果民進黨一聲集體請辭令下,他們都會立即行動一致嗎?再沒幾天就揭曉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