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港媒:民進黨派系決戰 李登輝虎視眈眈

2008年04月23日 11:01:00  來源:
字號:    

  民進黨分裂或被瓜分危機四伏,敗選迄今整整一月,仍處於權力真空的紛亂階段,“排藍民調”更成為點燃派系大決戰的引信。代表小綠的李登輝系統,已在評估重組新興新政黨的可能性,民進黨隨時面臨危機。最被看好的新主席人選蔡英文首要解決止血問題由此看來難上加難。

 

  香港中評社刊文説,民進黨持續向下探底,留任的黨主席謝長廷未依政治承諾在第一時間退出政壇,反寄望“黃金60天”拯救民進黨,強勢推動18-35歲青年入黨,部署謝係人馬競逐各地黨部主委;加上謝只檢討別人未反思自己的敗選責任等,“黃金60天”不僅未凝聚團結民進黨,反而加速同志離心離德。

  謝長廷日前接受臺灣三立電視專訪時曾説,“國民黨的政策是要民進黨一蹶不振、分化民進黨力量,首先使用法律清算對付民進黨整體形象及大大小小官員,以法律清算來掩蓋施政成績不佳的政治責任。”謝長廷此話有所偏頗,但也不無道理。點出了國民黨對民進黨的消極型分化。

  國民黨的另一類的積極型分化則是納賢。例如以“部會層級副首長”官位、“監察委員、考試委員”及公營事業等,招降納叛民進黨政治菁英。民進黨樹倒猢猻就散,這部分牽涉人性,也關乎政治菁英對未來前途的判斷,自然有民進黨人才流失。

  謝長廷只提及消極型的外部分化力量,未觸及積極型分化力量,但目前民進黨面臨的不只是外部力量的分化危機,內部力量分散才是首要課題,也就是民進黨自我耗損、自我削弱力量的內鬥,以及來自同樣顏色的“綠色危機”。

  民進黨邀請學者專家、黨友等舉辦多場擴大檢討會,儘管言詞犀利、炮聲隆隆,多還能針對該黨問題切中時弊檢討,到了最後關頭前主席遊錫堃跳出來捍衛“排藍民調”,觸動各派系利益及黨公職提名朝深綠化的核心問題,演變成派系糾葛。  

  “黨中央”今天召開“臨時中執會”討論是否廢除“排藍民調”或列入“黨中央”的改革版本,這條敏感的神經可能引發派系動員,甚至動用表決處理,派系決戰再一次赤裸裸上演。 

  民進黨力量被瓜分的另一項危機,不是立即性的,而是被慢慢侵蝕、慢慢流失,之後會不會被李登輝為首的新政黨或其他新興勢力取代,前提條件是民進黨會不會分裂?以及接下來選出的新主席能否穩住陣腳,讓民進黨止血。 

  文章最後分析道,李登輝人馬向來觀察精準,現階段不在民進黨有難時落井下石,避免激起綠色支援者憤慨,也避免重蹈建國黨組黨泡沫化的歷史重演。民進黨若能止血並重新奮起,將是監督當局的重要在野力量,兩者可聯手合作監督馬英九當局。李登輝同時也可透過國民黨的本土力量,發揮部分功能,這是李登輝現階段只能觀察不會有動作的原因。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