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520”是制度移交還是良心移交?

2008年04月22日 14:03:00  來源:
字號:    

   陳水扁在其“世紀首航”一書,曾以“驚濤駭浪”形容臺灣首度政權移交。時隔八年,首部政權移交法律剛完成“立院”初審,可能趕不及今年“五二○”適用;屆時恐怕還是“良心移交”,而非“制度移交”。

  臺灣《聯合報》聯合筆記文章説,“立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日前初審通過“總統副總統職務交接條例草案”,算是為“總統”交接法制化邁一大步。不過,距離“五二○”僅剩一個月,如果民進黨團以協商拖住二、三讀時程,或就算出了“立院”,“總統”遲遲公佈,都未必能趕在“五二○”前施行。

  如果“新法”不能在這次“總統”交接適用,民眾對於二次政黨輪替政權清楚交接的期待恐將落空。陳水扁當年批評首次政權移交“是良心移交,不是制度移交”,“是口頭移交,不是清冊移交”;結果,他做完兩任,歷史卻可能還要重演。

  文章説,不過,就算“新法”及時上路,因部分規定留下灰色地帶,終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例如,“草案”規定應移交事項包括“總統府文件檔案”及其他重要文件檔案,似乎無所不包;事實上,只要重要機密不以文件檔案形式存在,交接者就可以遊走法律邊緣,避開拘束。

  而且,“草案”的規定,只能限制那些已經造冊或登記有案的文件,對於沒有清冊的數據,受移交者根本無從知悉,如何提出要求?而檔案有無,既然全憑交接者的良心,“法律”想以逾期不移交或移交不清可移送法辦作為手段,也將徒勞無功。

  此外,初審通過的條文,在五院中僅限“行政院長”及所屬“部會首長”必須凍結人事,也比現行公務人員任用法適用五院的規定來得寬鬆。一旦完成“立法”,反而為其他各“院”的人事遷調“開了小門”。

  文章最後説,“總統”直選至今,臺灣政黨輪替已逐漸常態化,移交制度化極有必要。但“制度移交”千頭萬緒,“立委”諸公總是事到臨頭,才急就章地擬定“法條”,難免挂一漏萬。而當制度有了缺陷,移交能否清楚、完整,最後還是得問交接者有沒有“良心”。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