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敗選之後的民進黨去路:政教商學各路分流

2008年04月21日 10:50: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民進黨在繼“立委”選舉慘敗之後,又在影響深遠的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大敗,失去執政權,臺灣政治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目前,國民黨為重新上臺忙於人事佈局,而曾經馳騁臺灣政治舞臺、威風八面的民進黨敗選“立委”與一批綠色高官卻面臨大面積的“失業”,他們開始為工作,為生活,或為未來政治上東山再起,尋找新的出路。


  陳水扁將成為“激進臺獨”勢力總代表


  《華夏經緯網》日前刊文分析,陳水扁對民進黨執政下臺負有最大責任,也成為民進黨敗選後攻擊的最大目標。下臺後的陳水扁去向與結局讓人關注。臺灣媒體曾報道,陳水扁曾計劃選後“出逃”,甚至將龐大不當金錢或資産轉移海外。現在外界最想知道的是,陳水扁的“公務機要費案”並沒有結束,會不會在馬英九上臺後被“清算”?日前,臺灣“特偵組”繼向陳水扁妻子吳淑珍發出限制出境通令後,又向陳水扁發出下臺後限制出境接受調查的指令。不過,依島內政治生態與馬英九的個性,儘管陳水扁有官司在身,馬英九不會清算陳水扁,即使被判有罪,也很可能給予“大赦”。


  陳水扁已為選後的居住定案,選擇綠色大本營高雄市,購買了豪宅“人文首璽”十五層,約300平方米。他的女兒陳幸妤也購了同一樓的另一層作為日後的居住地。但下臺後的陳水扁,能否最後定居高雄,仍不得而知。


  若陳水扁不會被判刑,或判刑後得到“大赦”,可以預期,陳水扁絕不會放棄政治,而且可能更熱衷政治,並將取代已有轉向而且年邁的李登輝成為未來臺灣島內“激進臺獨”勢力的總代表,繼續從事“臺獨”分裂活動,很可能仍是未來破壞兩岸關係的最大麻煩製造者。


  “四大天王”處境皆不同


  文章説,在“大選”中敗北的謝長廷,則會因選舉得到一筆鉅額財産,不會為今後的生活與工作發愁,不會放棄從政活動,雖然不會參選黨主席,但依然是未來民進黨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選後的謝長廷面臨一個又一個的“弊案”與官司,其中十年前謝長廷親自策劃而並當選高雄市長的“錄音帶案”重啟,“檢察官”已向謝長廷發出傳票。這些“弊案”與官司將會在很長時期內困擾著謝長廷,並將成為他東山再起的最大障礙。


  與謝長廷搭檔選舉後分道揚鑣的蘇貞昌,不會放棄未來東山再起的“總統夢”,已走入基層,重新佈局,實現他“蹲下,是為了再起的”理想。曾一直追求陳水扁而有“保皇派”之稱的前黨主席遊錫堃,在黨內“總統”初選受挫後,情緒低落,已有退居“二線”之意,但不會放棄“臺獨”活動,不會放棄政治,仍推薦自己的代理人進入民進黨權力核心。


  在黨內關係並不佳的呂秀蓮,早已為下臺後的去路做準備。呂盤蓮多年前就親自主導成立了“臺灣民主基金會”。這個基金會吸收了島內不少藍綠政治人物,經常舉辦國際活動,預計下臺後的呂梁秀蓮將以以此為平臺,繼續從事“臺獨”與國際活動。


  民進黨下臺前為安排後路忙


  民進黨從敗選後過渡期的施政表現與大量安插人士,可見一般。民進黨高層為了選後安排部下或親信的出路,不顧社會輿論與政治倫理,忙於安排相關人員的位子,或調級或調長。其中公營企業臺電公司人事案爭議最大,最典型。臺“行政院秘書長”陳景峻幕後指出,要求“經濟部”強行讓曾在有民進黨黨校之稱的凱達格蘭學校學習的臺電公司營業處長機黃傅源,連跳“三級”出任副總經理,引起臺電公司總經理不服,從此一場影響巨大的民進黨安插親信“弊案”內幕曝光。最近以來,民進黨類似的人事安插情況一個接一個。長期支援陳水扁的“銓敘部部長”朱武獻安排沒有金融專業背景的機要秘書鄒秀玲轉任“退輔基金”簡聘人員,薪水翻番;呂秀蓮辦公室參事遊建華在不久前則出任“高鐵局副局長”,等等。


  部分綠色權貴 進軍媒體


  文章指出,民進黨不少高官來自媒體或文化領域,而臺灣媒體發達,於是重回媒體或到媒體、文化界工作,成為不少下臺民進黨高官或敗選“立委”的出路。


  臭名昭著的臺灣“行政院新聞局長”謝志偉,出身媒體,是知名的綠色人物。他被民進黨高層拉入“內閣”,出任“新聞局長”後,卻因其頗具爭議的從政作風與權力傲慢,成為所謂“上杜下謝”的爭議人物。民進黨交出政權後,謝志偉很可能回到文化界或媒體,繼續擔當“臺獨”打手。


  民進黨內不少“立法委員”,不論其政治立場如何,確實口才一流,能説會道,是臺灣政論節目的常客甚至擔任臨時主持人,成為他們政治秀的重要舞臺。其中,長相漂亮與口才上乘的民進黨前“文宣部主任”及謝長廷選舉發言人謝欣霓已確定到公共電視臺當主持人。另外,曾是謝長廷子弟兵的前“立委”林國慶則要當歌手,並已錄製了光碟。未來可能還有更多綠色官員回到媒體與文化界發展。


  重回學界


  民進黨執政人才不多,因此從學界、教育界借來不少專才,這些人在民進黨下臺後也是回學界。最具爭議的政務官是“教育部長”杜正勝,曾任職“中央研究院”,是知名的研究中國古代史的院士。他在卸任前開始為自己準備後路,利用特權在成功大學設立了一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並特別設置了出任主任一職的條件,而且是針對杜正勝“量身打造”,即目前只有杜正勝才具資格,從而引起很大爭議。這一事件暴光,很可能壞了杜正勝的好夢。不過,未來杜正勝進入臺灣教界或研究機構的可能性依然甚大。


  一手被杜正勝提拔的“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以言詞偏激、攻擊馬英九而“聞名”,卻在為謝長廷助選中口出粗言,受到社會的強烈譴責,並被視為導致謝長廷選票減少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否能回政大任教職,曾有爭議,如今看來他還是回到了原來的教育崗位。


  其他不少民進黨高官如“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等均來自學界,民進黨敗選後也會重回學界。


  經商成為民進黨高官的另一齣路


  民進黨執政八年,曾掌握龐大的政治與經濟資源,掌握有公營或準公營企業,也安排了大量民進黨重要人士職位,被稱為“政治酬傭”,也備受外界批評。如今民進黨失去政權,但其曾建立的政商關係仍在,成為下臺後不少民進黨官員的重要出路,進入相關企業任職。


  選前成立的爭議重大的“鐽震”軍火公司,其實就是民進黨高層為選後長期經營軍火生意而作的準備,當時就內定民進黨新潮流係“大老”吳乃仁擔任董事長。儘管這一弊案在外界強烈質疑下宣告解散,卻説明瞭民進黨早已為敗選後準備出路。


  其實,民進黨不少“立委”就一直在經商,曾有“立法院三寶”之稱的民進黨前“立委”林重謨與蔡其芳等本來就有自己的企業,“立委”敗選後則會將精力放在經商這一事業上。同時,他們經營的企業或公司也成為同為“淪落人”的民進黨同仁的去處。


  轉戰地方


  民進黨許多前高官是職業政治家,家境條件不錯,而且熱衷政治,未來也不會放棄從政。目前黨主席選舉之爭激烈可以發現,不少民進黨政治人物要投入黨主席選舉,隨後民進黨“中央”相關職位的選舉,也會成為角逐的目標。不過,民進黨財政困難,資金缺口很大,失去政權後將更加困難,民進黨專業黨工不得不裁人,使得黨職競爭將更為激烈。


  不少民進黨中生代政治人物,在民進黨失去政權後開始轉戰地方,積極為兩年後的縣市長選舉佈局,希望從地方出方,經營地方人脈與關係。也有部分民進黨政治人物尤其是敗選的“立委”為下屆縣市議員暖身,地方議會將成為他們下步爭取的主要目標。


  另外,不少民進黨政治人物會進入“綠色智庫”。民進黨執政期間,建立了不少智庫與基金會等,將成為不少民進黨失意政客的去處。


  沉潛、“充電”也是另一種選擇


  文章説,“立委”選舉慘敗與“大選”失去政權,對民進黨的打擊是沉重的,讓許多民進黨政治人物意志消沉。靠“打馬”起家進入“立法院”的前民進黨“立委”王世堅就是典型。“立委”敗選後,為兌現選舉“國民黨八席全上就跳海”的諾言,弄出了“跳海鬧劇”。如今,他不再張揚,而是選擇“隱退”,儘管曾表示不再從政,但至少對目前爭議激烈的黨內改革沒有多大興趣,未積極參與。


  一些年輕的民進黨政治人物則正好借民進黨下臺無事可做之機,重新進入校園學習充電,再看未來形勢決定自己的出路。謝長廷、羅文嘉等均曾在政壇受挫後到美國知名高校進修學習,等待時機,東山再起。預計民進黨內會有不少這樣的政治人物選擇同樣的發展道路。(陳險峰)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