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港媒:呂直擊“319槍案” 暗示龐大政治陰謀

2008年02月22日 09:43:00  來源:
字號:    

  2004年臺灣“大選”前發生的“319槍擊案”,在李昌鈺表示兇手的第一槍是瞄準呂秀蓮後,出現驚人發展。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有關文章説,呂昨天雖低調表示,322選前不做評論,卻高分貝呼籲今天開議的“立法院”新會期,立即討論修訂“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將“副總統”候選人因故死亡納入停止選舉條件,莫非是在暗示“319事件”背後有一個龐大的政治陰謀!

  2年前,媒體訪問李昌鈺,問他兩顆子彈的彈道到底是針對誰?李昌鈺的答案一概是不知道、不關心。昨天他卻強調,“他進行報告第一天就確定,彈道是從左到右,對著大概54度角打進擋風玻璃,所以打到呂秀蓮的腿。”臺灣警方當初既然重金禮聘李昌鈺大老遠來臺協助偵辦,為什麼不採納他的看法?怪異到極點。

  昨天更受矚目的是呂秀蓮的態度。她先説,李昌鈺要講就講清楚,現在講又講不清楚,會影響選情,不太好,所她選前不會評論此事。隨後,卻主張“立法院”今天開議後立即修“法”,“副總統”候選人若在選舉過程中身亡,應停止選舉,強烈呼應藍營揣測“319槍擊案”是綠營自導自演,犧牲呂秀蓮,拉抬選情的陰謀。

  因為,臺灣現行“法令”,僅規定“總統”候選人死亡,選舉就要暫停,定期重行選舉;卻沒有規範“副總統”死亡,要停止選舉。法令甚至規定,如果“總統”候選人當選,“副總統”候選人死亡,“副總統”視同缺位,“總統”只要在三個月內提名候選人,由“立法院”補選即可。

  上述的制度設計,實際上隱藏了很大的道德危機,甚至是一個“暗殺條款”,讓有心人可以借著幹掉“副總統”候選人,製造苦肉計,拉抬選情,當選之後再補提名“副總統”,由“立法院”進行補選。如果不修“法”,“大選”時最危險的不是“總統”候選人,而是“副總統”候選人,而且要當心買兇的是自家人。

  文章分析,以“319案”的發展來看,儘管真相還待厘清,但只要探索,“副總統”候選人被暗殺,而選舉繼續進行,對誰最有利?就不難從兇手犯案動機去尋找答案,這也就是李昌鈺的一句話可能改變歷史的主因。

  尤其,臺南市事發當天,扁呂兩人站在同一部吉普車上掃街、拜票,扁站外側,呂站裏側,兇手從兩側的人群中開槍;如果兇手只是基於對民進黨或時局的不滿,打陳水扁還比較好打,犯不著刻意去瞄準站在內側的呂秀蓮。

  呂秀蓮在“319案”發生後的一個月,就大膽對外表示,兇手是衝著她開槍的。之後的幾年時間,她先後邀請許多相關專家、學者反覆研究,想要自己找出真相。接近呂的人士普遍認為,她一定發現了什麼蛛絲馬跡,甚至懷疑是某些人主導的,只是苦無證據。

  文章還表示,這其中,更應該回頭去看04年黨內爭取“副總統”提名的激烈程度,當時扁是為了避免破壞天王之間的平衡,才決定繼續提名呂秀蓮搭檔。呂會懷疑,她是在拉抬選情,與副手之爭的雙重因素下被犧牲,完全可以理解的。

  臺灣官方版的“319文書”,均一口咬定“兇手”陳義雄是因對時局不滿,才開槍暗殺陳水扁,呂只是被誤打。李昌鈺推翻此一説法,讓“319案”更強烈被質疑是綠營自導自演。

  呂秀蓮如果不是懷疑,當時兇手暗殺她的目的是為了讓選舉繼續舉行,從中獲得,她也不會主張立即修法。她的動作,其實已經很清楚的表明心跡。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