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李遠哲核能之説 臺當局需引起重視勿容逃避

2008年02月21日 09:29:00  來源:
字號:    

(來源:中央網路報)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日前表示,“溫室氣體減量”與“非核家園”兩個目標目前無法同時達成,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考慮下,他主張五十年內續用核能,以待再生能源發展成熟。李遠哲的談話,再度引起社會重視,也有把口水選舉拉回到政策選舉的意味。我們不以人廢言,李遠哲的談話,的確值得大家省思。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今日發表社評指出,在當前社會,能源問題是複雜的政治問題、環保議題、與經濟問題,能源問題,也不只是島內問題,更是國際問題。今天的朝野政黨以及候選人,都不能逃避這個問題,而且必須提出負責任的政策主張。

  民進黨主張“非核家園”,相信這是很多人心中的願望,但這個主張在目前是否切實呢?眾所週知,臺灣自有能源非常有限,有百分之九十八要仰賴進口。在這種情況下,進口能源的價格就會對經濟産生重大的影響。以石油價格來説,每桶突破一百美元已不是新聞,甚至有人預言要達到二百美元。而媒的價格也是不斷的上漲。

  民進黨曾提出再生能源的主張,但以目前的情況,也不可行。以風力發電來説,臺灣用電高峰是夏季,風力最強季卻是在冬季,換言之,供需不能配合。以澎湖為例,其風場非常理想,臺電公司在中屯設置了四部風力機組,冬天時,風力發電機組可以全功率運轉,平均供電能力佔當時負載的 9.2 %。民國九十三年夏季時澎湖的最高尖峰負載為6.4萬瓩,但當時風力機組的供電能力僅為640瓩,為風力裝置容量的26.7%,僅為供電能力的1%,其效能之低可想而知。

  此外,臺灣風力發電的成本也非常的高,除風機設置成本、土地成本外,還得分攤備用負載的建購成本。

  至於太陽能發電,目前也是昂貴能源,每度電成本在十三元以上,還不包括驚人的土地成本。更何況,即使政府願意投資,地狹人稠的臺灣也沒有足夠的土地用於太陽能發電。總而言之,太陽能發電頂多只是輔助性的供電設施而已。

  這不只是臺灣的困境而已,全世界都面臨了一個非常痛苦的能源選擇問題。如果不用核能,那麼二氧化碳減量的目標就很難達成,全球都將面臨恐怖的溫室效應。目前氣候的反常變化,已經是令人感到畏懼的警訊。

 

  民進黨“非核家園”的能源政策,顯然是空中樓閣。謝長廷雖然日前主張續建“核四”,但“反核四”仍是民進黨神主牌,這中間的矛盾如果不能化解,又如何取信於民?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