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透支四年稅收 民進黨顯露“錢坑內閣”本質

2008年02月03日 11:40:00  來源:
字號:    

  “立委”選舉結束,泛藍大勝,席次達到“國會”總體總席次的三分之二,若加上無黨籍“立委”的席次,高達四分之三以上的比例。然而,執政的民進黨,在“國會”的席次竟然不到四分之一。依照“憲政”慣例,新的“國會”産生,“內閣”應總辭。但“總統”大選三月廿二即投票,總辭後新的“內閣”官員,任期僅有四個月,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入閣”服務,因此“總統”退回總辭,所有“部會”首長都留任,依學理來説稱為“看守內閣”。然謝志偉對外説明,現在的“內閣”並非“看守內閣”,而是“行動內閣”。所謂的“行動內閣”,就是開始做事,這有兩種函義,一個叫做證明之前什麼事都不做,過去不行動,所以現在才開始行動;第二是為了勝選,恐怕要開始狂砸錢,用錢來推動“錢坑內閣”來贏得選票,置臺灣財政于不顧。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刊登特稿文章指出,目前民進黨的行政團隊,就是“看守內閣”的階段。臺灣一年度的總預算,去年年底已經通過,然而今年度陳水扁一定要交棒,目前的行政團隊是陳水扁所授命,任期到五月十九日止,依照預算的分配,所有的“行政部會”對於預算的使用,應不得超過十二分之五才對,應保留十二分之七給新的“內閣”首長。但目前看來,為了勝選,民進黨漫天鋪地的砸錢,濫開支票、減稅、擴大支出,這些錢從那來呢?

  民進黨常批評“錢坑法案”影響財政,但何謂錢坑,文章認為只要是未考慮財源,即擴大支出圖利某特定族群,就是錢坑。民進黨從去年的五月卅日,張俊雄上任以來即推動“一週一主軸”,直到近日都還未停過。“財政部”擬降低各項稅率,流失的稅基難以估計,目前當局也沒找到其他的替代財源,媒體估計總計至少需要新台幣一兆以上的支出,如果以個人綜合所得稅十年平均值2,498億計算,執行這些利多政策所需的費用,至少需要四年半的稅收支應。也就是説,陳水扁在最後的倒數4個月內,透支下一任“總統”未來4年任期的稅收。以如此驚人的透支速度計算,最後連2012年的稅收都會被預先花費殆盡,財政根本難以因應。

  “錢坑內閣”是一個危險的體制,當行政團隊狗急跳墻,為了延續執政權,置臺灣財政于不顧,影響的將是所有層面的。所謂的羊皮出在羊身上,也許民眾被財政幻覺所影響,以為當局到處釋放利多,卻不用加稅,但事實上民進黨為了補足這些錢坑,正到處的找偏財來彌補,例如香煙的健康稅、警察開的罰單、停車費、國際油價回檔卻不調降油價等。民眾的權益,有得必有失,全民要跳脫選前享受利多大放的心態,應嚴格監督民進黨,不能因為選舉,卻破壞臺灣的永續發展。

 

  文章最後大聲呼籲民眾,反對民進黨的“錢坑內閣”。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