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跛鴨仍在掣肘 扁還想在“看守內閣”上玩花樣

2008年01月28日 09:27:00  來源:
字號:    

  打勝仗不容易,打敗戰更難。難就難在如何整頓殘兵敗將,凝聚軍心,徐圖再起。臺灣的民進黨在“立法委員”選舉中大敗虧輸,也衝擊到兩個月後“總統”大選的形勢。由於陳水扁和謝長廷之間的心結日深,“行政院長”張俊雄受不了“夾心餅乾”之苦,于24日提出“內閣”總辭,比原先預定的時間提前了四天。

  美國《世界日報》日前發表社評説,在民進黨的排行榜上,張俊雄並不在“天王”之列;但他是扁手上一張最可靠的牌;黨政要職,幾乎無不遍歷,他個人享盡官高爵顯之樂,卻拿不出什麼“福國利民”的政績。二度回任“閣揆”,可見他絕非“不食人間煙火”的清高之士。為何連最後的四天也等不下去?

  社評認為,問題出在同黨的“總統”候選人謝長廷身上。謝提出要找企業界執行長(CEO)一型的人物出任“內閣”首長,令張俊雄尷尬。謝提出的政見(如健保大赦,如遺産稅降到10%以下),與張俊雄的主張南轅北轍。謝對現執政當局的批評(如對弱勢族群照顧得不夠),張俊雄認為不合實情。謝在19日公開對新聞記者們説“現在還想著作官,是不知廉恥”那一席話,張俊雄對號入座,萬分難堪,是他請辭的真正原因。雖然他事後解説,提前總辭完全與謝無關,反給人留下“越描越黑”的印象。

  其實,謝的“不知廉恥”論,與呂秀蓮要求“外交部長”應該下臺,異曲同工,都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之妙。謝長廷在大選中若有出線的機會,要看扁能不能提前下臺。扁裝聾作癡,反要張俊雄以退為進,用提前總辭換取繼續看守的身分。這一小小回合,應算是扁箝制謝長廷的得手。“我雖然是一隻跛鴨,一天不走,還是我當家”。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24日與扁會面。扁居然談起“組閣”、“公投”等問題。吳則借機會重申了國民黨的既定立場。

  吳特別指出,扁任內曾提名六個“行政院長”,從未徵詢過國民黨的意見。目前的“閣揆”任期只剩下兩三個月,更不必問國民黨。這個答覆可謂理直氣壯,正大光明。

  凡在“憲政民主國家”,如逢政局波動,舊政府已失去民意基礎,新政府尚未成立,過渡期間便有“看守內閣”出現。其壽命是短暫的,其任務則以維持現狀為限。除非是遭遇不可測的災變事故,“看守內閣”不能也不應作重大的政策決定,尤其不可對現狀妄作更張。

  扁要和藍營商談“組閣”,遭到吳伯雄嚴正拒絕。他説,“看守內閣”要遵循“憲法”體制而行,國民黨沒興趣參與。扁在“立委”選舉中得到的結果是27:81,還想利用兩三個月的空頭“閣揆”,拉國民黨人蹚渾水,國民黨再糊塗也不會上這樣的圈套。

  該報社評曾強調過,“看守內閣”就是要老老實實地看守,守法執法,不出紕漏。人事部署上,扁大概只好讓張俊雄留任。

  此外,恐怕就連遊錫堃也未必肯回鍋去當這個短命“閣揆”。再不然,就是推“副院長”邱義仁暫行代理,但邱夙有“操盤殺手”惡名,看守“內閣”需要安定調和,邱殊非適當人選。

  “立法院”中民進黨籍委員,曾有蔡啟芳等“三寶”,都已被民意淘汰出局。

  行政系統中又有杜正勝等“新三寶”,同因其荒誕言行,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但這些人都是最得扁寵信的忠實幹部,留下他們或可顯示扁的余威未熄,但對謝長廷的選情則只有減分作用。

  社評指出,本來,扁若真能把“立委”敗選的責任一肩擔起,辭卸“總統”職位,讓謝長廷真正有揮灑的空間,背城借一,鐘擺效應或者有出現的希望。但照現況拖下去,跛鴨仍在掣肘,行政團隊又懷抱琵琶,另向別彈,也難怪謝近來心灰意懶。

  民進黨內離心離德,民間反貪腐的浪潮洶湧未已,扁在“看守內閣”上實在沒有什麼戲法好變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