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馬營須加強危機處理能力 絕不可坐以待斃

2008年02月02日 10:04:00  來源:
字號:    

  淡江大學美國所教授陳一新今日在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説,臺灣人民屏息以待,以為謝長廷會在四十八小時最後通牒後拿出讓馬英九一招斃命的綠卡鐵證,未料他卻只能搬出“我認為馬英九夫婦的綠卡仍有效”的個人臆測,這種爆料而不負責舉證的言行,自不免遭受物議。


  雖然兩位“總統”候選人都有家人持美國護照或曾經持有綠卡的問題,但島內人民普遍相信馬陣營危機處理能力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文章認為,馬營若未能從危機本質去看待未來五十天左右的選戰,才是馬營最大的危機。


  什麼是危機本質?首先,危機是一種故意的挑戰或故意的響應,通常危機的出現是意料之外而倉促爆發,讓對手意外驚訝的一種效果,製造危機的一方不僅希望打亂當下政治體系的正常運作,也希望借危機來改變歷史方向以有利自己。


  謝營提出綠卡問題打馬,當然是一種故意的挑戰,目的除了讓對手意外驚訝之外,也在嘗試打亂目前馬英九略佔優勢的選情。國民黨的“立委”勝選顯示,國民黨已經被臺灣選民接納,不再是外來政權,而成為真正的本土政黨之一,這是歷史的趨勢。這樣一個歷史的方向,自然很難為原先自命為最大本土政黨的民進黨所能接受,而千方百計要加以改變。


  其次,危機作為一種挑戰,通常能夠對於對手的主要價值構成威脅,讓對手焦慮和承受壓力,使對手必須在時間不夠、資訊不足、選項有限的情況下做出決定或回應,從而暴露更大的弱點。


  儘管兩位“總統”候選人在綠卡或護照問題上難分軒輊,謝祭出綠卡問題,固然可能殺敵三千,自損八百,但仍然划算。手拿大刀,謝對自己操作此一議題的能力顯然深具信心。因為中間與淺藍的選民比較在乎候選人的人格特質、誠信、對臺灣的忠誠度等問題,而傾向不投票;但綠營選民為了延續政權,無論如何都會含淚投票。


  第三,危機是敵對雙方一連串的互動與勝負的轉捩點,直到衝突升高到改變雙方力量的對比才會停止。既然如此,在未來五十天左右的選戰中,謝營製造的危機可以預料將會層出不窮。


  文章最後指出,儘管謝營拋出的危機可能防不勝防,但是馬營卻不能以此為由,不採取任何行動,何況兵法有雲多算勝少算。例如謝長廷的“三不二沒有”,除了綠卡與護照問題外,其他議題也可以隨時伺機拋出。面對謝營的這些陽謀,馬營自需嚴陣以待,採取預防性危機處理。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