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和冷漠不能救臺灣 選民應珍惜投票權

時間:2007-11-02 11:09   來源:台灣網

  有人説,臺灣沒有中間選民了,他們傷心、灰心,最後死心了;他們不是走了,就是啞了。這群人不少是精英。

  臺灣《聯合報》聯合筆記欄目今天刊文表示,當今臺灣痞子當道,無賴成為主流,廟堂之上充斥粗鄙之論,人們耳根清凈都不可得,還奢談什麼臺灣願景、人民安樂?YouTube正以“臺灣讚啦”徵求有關的動畫,如果我們要讓世界認識臺灣,如果要畫一個叫作“臺灣人”的圖像,請問他會是什麼樣?手彈鼻屎,腳穿藍白拖,口喊“越擋越死”、“好膽你來抓”?或每天以“上杜下謝”政治饒舌歌自得其樂?臺灣人是這樣嗎?

  斯文掃地,禮義廉恥早已不是我們共同的校訓,現在連做人的基本禮貌,老師和父母也不知怎麼教了。夫復何言,有識之士唯一能作的似乎只是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説。

  沉默和冷漠,漸漸變成一種政治態度;但是,沉默和冷漠,難道不也是一種陰霾,看不見、摸不到,卻實實在在懸浮在臺灣半空中;在這種環境下,陽光如何露臉?

  文章説,這也許正是政客的目的,讓更多理想主義者窒息,讓更多精英因失望而死心,政客就越能操弄民粹。最後,大家一起賠上臺灣未來。

  法新社曾發出一則報導,一個孟加拉國年輕人,在卅公尺高的棕櫚樹上打造了一個平臺,每天都在那裏獨處幾小時。孟加拉國人口密度是千萬以上人口國家中第一,他説他需要自人群抽離,聽聽鳥叫,或看日出日落。

  臺灣人口密度僅次孟加拉國,在人聲吵嚷中,我們確也須在高處獨處,讓心靜下來。若看過攝影家齊柏林的“空中看臺灣”作品,將更知自高空俯瞰臺灣,多麼美多麼痛。我們必須抽離,但我們不能只待在高處。

  文章最後指出,如果我們覺得政客越來越極端,不是他們視中間選民于無物,而是他們看不到中間選民,是中間選民讓自己人間蒸發了。中間選民若只是選擇當無足輕重的懸浮粒,那就是臺灣真正的劫數了。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