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扁下臺難辭其咎 民進黨應認真反思

2008年01月14日 17:40:00  來源:
字號:    

 

  “立委”選舉大輸,民進黨快刀斬亂麻,即刻讓陳水扁下臺“謝罪”,一走了之。黨政大員排隊鞠躬道歉的戲碼,老百姓這幾年看多了,沒什麼稀奇;大家比較好奇的是:民進黨真會反省嗎?

  這次選舉,陳水扁又導又演,所有生旦淨末丑的戲份全被他一人搶盡;如今,證實人民對他倒盡胃口,他當然難辭其咎,也該負首責。但換個角度看,一個自命“民主”、“進步”的現代政黨,甘心被敗德、失政的領導人拖著走,將政策和人民玩弄于股掌之上;此時,領導階層真覺得只要把責任全推到陳水扁身上,民進黨馬上又是一尾活龍了嗎?

  如果這樣想,就枉費了這場民心大檢驗。民進黨執政八年為臺灣帶來的災難,其實是集體墮落,而非個人犯行;這筆帳,並不是陳水扁摘掉主席頭銜,即算清償。試問:包括即將重掌黨機器的謝長廷,和歷任閣揆、主席或秘書長要職的幾位天王,均輪番在不同黨政職位上配合陳水扁行事,就算他們都是沒有意志的機器人,也要負連帶責任吧!

  民進黨一直自詡是“有反省能力”的政黨,行動上卻始終將民意和輿論當成耳邊風。過去幾年,民進黨有多次面臨危機,結果卻都以內斗方式將問題掩蓋掉;其模式,和此次陳水扁辭主席如出一轍:以為只要有人下臺,責任即隨之而去,危機即告化解。且看,七年半六度改組“內閣”,從來只換人而不換腦袋;再如陳水扁貪瀆,卻反導致要求改革的新潮流“滅係”,“十一寇”被剿。只消看“上杜下謝又連莊”的暴紅,別説反省,民進黨恐怕連正常人的價值都無法識別,那才是它最大的危機。

  臺媒指出,此次的大挫敗,綠營馬上歸咎新選制對其不利,卻不問自己當初為何執意推動此制;這種“永遠都是別人錯”的態度,如何虛心反省?若“綠地變青天”的巨變,只是引發迫使陳水扁把兵符轉交謝長廷的權鬥,黨內卻不對偏離常軌的行徑深自反省,形象敗毀的民進黨如何贏回民心?對民進黨來説,“立委”慘敗不是壞事,壞就壞在不思反省,就永遠找不到解藥了。

  《聯合報》發表評論説,“立委”選舉的結果其實表明,不是國民黨有多好,而是民進黨太爛,不但喪失理想,還踐踏執政之前對人民的承諾,公務機要費與第一家庭的弊端,再加上諸多政務官涉弊,拖垮了民進黨。

  當然民進黨與謝長廷也有契機,這次“立委”選舉,在制度性偏差與陳水扁魔咒的前提下,政黨得票還維持住百分之卅六點九一,區域“立委”得票率也還有百分之卅八點一七,比起2004年複數選區的綠營區域“立委”得票率百分之卅五點七二,成長百分之二點四五。這也可能是謝長廷的最低得票率,不算太差,但民進黨整體氣勢羸弱也是事實。

  整體來説,民進黨的問題出在於制度和人。“立委”選舉一開始,民進黨就敗在名嘴治黨,這些整天忙著趕場的親綠名嘴、民調專家和御用學者,竟然主導黨內“立委”提名的遊戲規則,排藍結果排掉了戰將,納入了只會逢迎拍馬的政客,把苦心在黨內全心投入的政治工作者踢出門外,怎能不眾叛親離?怎麼可能還有戰力?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