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雖敗未失基本盤 馬謝應重視中間選民

2008年01月14日 15:50:00  來源:
字號:    

 

  這次“立委”選舉民進黨大敗,解讀方式很多。不同的解讀,也會影響臺灣未來的政治與社會走向。説單一選區的遊戲規則造成這樣的局面也對,説人民厭惡民進黨以族群問題、社會對立作選戰主軸也對。總之,這次的“立委”選舉輻射出臺灣許多的問題。有將近四成二的臺灣民眾現在淪為中間選民,採取不投票的方式。這是不是預示著“總統大選”也不關注?如何抓住這四成二的選民,如何做到誠心的取悅,去讓人民真的相信,這才是目前臺灣的政黨最需要做的。

 

據臺灣《聯合晚報》今日社論分析説,民進黨即便在南部票倉,也僅能守住臺南縣市與屏東縣,且得票率都衰退,這説明瞭什麼?道理很簡單,在政績不佳、經濟蕭條,人民生活困難的情況下,除了基本盤支援者外,中間選民就會往另外一邊移動。如果人民的生活都成問題,誰還會在意加入聯合國、中正紀念堂改名、追討黨産這些問題?所謂轉型正義的問題如何還能感動人心?更何況被操作成這樣粗暴的方式?

 

不過,這次選舉第一次有政黨票,從政黨票得票率來看,民進黨還有近四成基本盤,這是任何解讀方式都不能忽略的。也就是説,從政治力來説,國民黨是在下屆“國會”掌握了絕對優勢,但國民黨贏得了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支援嗎?並沒有!國民黨的基本盤也只有五成五而已,國民黨勝選並非因為國民黨夠好,贏得絕大多數選民支援,而是因為民進黨實在太爛,讓選民失望,尤其中間選民。

 

國民黨在席次和政黨票雖然都過了半數,但五成五對四成,在政治上確立兩黨政治的態勢,對社會來説,則依然是兩大塊群體的對立局面。在單一選區制度下,國民黨是過度代表了,得到了遠遠高過它的社會支援度所應有的席次。國民黨未來是否能夠謙卑地傾聽那另外四成的聲音?小黨統統不見了,國民黨是否能夠反映社會上的多元價值觀?是否能夠聽到少數者的聲音?還是回到以前一黨獨大的姿態?

 

社論最後表明,未來這些,還會影響兩黨的勢力消長。有人説臺灣已經沒有中間選民,但不要忘了,這次選舉只有五成八的投票率,還有兩成多的選民沒有出來投票。而且,上次“總統大選”時,還有一半選民投票給陳水扁,這次綠營卻連南部都幾乎守不住,這些跑來跑去的選民,難道不是中間選民?這些中間選民,難道不會左右兩個月後“總統大選”的結果?這些中間選民,難道不就是臺灣社會力的所在?謝長廷與馬英九,絕不能輕忽這未定的板塊!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