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立委”選舉預示:人民需要清廉勤政的“總統”

2008年01月14日 10:29:00  來源:
字號:    


   12號的“立委”選舉民進黨慘敗,這個結果也並非在意料之外,關於民進黨的種種不良作風早已看在臺灣選民的眼裏,陳水扁執政以來島內每況愈下,人民對他的信心一點一點在消失。

   據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今日發表社評説,這次“立委”選舉民進黨在區域僅獲三十八.一七%的選票,加上不分區後,席次僅有二十七席。敗選雖在意料之中,但選舉結果如此之慘確實出人意外,堪稱民進黨創黨以來最大的慘敗。在此情形之下,陳水扁的堅辭黨主席,固然是不得不然的動作,謝長廷的代理黨主席,同樣也是不得不然的安排。

  陳水扁辭去黨主席,並由“總統”參選人謝長廷代理,除了顯示陳水扁已無法主導全局,也意味謝長廷將要承擔“總統大選”的一切責任,對於民進黨的頹勢究竟有無扭轉的作用,固然還有待觀察,但至少可以斷言,三月的“總統大選”必將是一場苦戰!

  事實很清楚,民進黨的敗選,主要是陳水扁執政以來政績不彰,造成民進黨的政黨形象江河日下;而其一味鞏固深綠票源,蓄意製造藍綠衝突,擴大族群對立的策略,又激起中間選民的反感;再加排藍民調的初選制度,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民進黨內較有能力拓展中間選票的人紛紛落馬,反而是基本教義派出線。相對的,國民黨卻成功整合泛藍,又加開工英九的光環,雙方一消一長,自然會出現重大轉變。

  社評説,深入觀察,這次“立委”勝選並不表示“總統大選”,馬英九一樣可以順利大勝。其理由是,民進黨的選票一向是“總統”選舉最多,縣市長其次,“立委”最差;民進黨在之前的“立委”選舉從未超過四十%,但二OO四的“總統”選舉,其得票率就超過五十%,何況這次“立委”得票率仍較上次成長,表示民進黨基本盤仍然固守,並未崩盤。其次,前兩次“總統”投票率均在八成以上,而這次“立委”選舉投票率僅有五成八,即使三月選情冷清,估計至少也有七成八的投票率,以一七三O萬選民估算,屆時選民數會比這次選舉增加三四五萬左右,究竟會對何方有利,還有待觀察;再者,民進黨大敗,會造成綠營選民危機意識和補償心理,下次選舉必然會踴躍投票。此外,國民黨掌握國會絕對優勢,同樣也要擔負絕對責任,一旦新國會表現不佳,國民黨就沒有任何藉口可以推諉責任,馬英九也難免池魚之殃。

  換言之,大敗對民進黨固然是生死交關的危機,也可能是起死回生的轉機。目前陳水扁辭去黨主席,無異替謝長廷除去心頭大患,但他能否真正與陳水扁切割?又能否真正掌握選戰主導權?恐怕都還言之過早。因為民進黨今天的執政失敗,不是陳水扁一個人的責任,包括謝長廷、蘇貞昌在內,都有連帶責任,要想讓陳水扁一人做為敗選的代罪羔羊,其實是一廂情願,再以陳水扁的個性,又怎麼可能容忍謝長廷在他還在任的時候,公開挑戰他的政策,否定他的路線?所以合理的判斷,謝長廷大概只會略作微調,一方面對陳水扁保持敬而選之的態度,一方面提出一些開放的政見,特別是兩岸經貿方面,另外也會以不能讓國民黨整碗捧去、民主需要制衡、臺灣主體性不能喪失等説法來訴諸選民。

  社評最後説,總之,這次選舉結果,固然證明民心思變,望治心切,不過,距離三月“大選”,還有相當時日,國民黨雖然贏面居多,但卻千萬不能得意忘形,更不能讓人有一黨獨大,為所欲為的印象。民進黨看到人民如此失望的選票也應該仔細想想反思過去的種種了,靠“奧步”是永遠不會讓人民真正的擁護的。唯有步步為營,真正做到清廉勤政的“總統”,才能獲得選民的認同!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