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謝長廷寄望鐘擺效應搶選票 註定還是一場空

2008年01月07日 13:29:00  來源:
字號:    

  多日來只顧自己競選的謝長廷,日前終於正式陪同“立委”掃街,但無論走到那裏,還是以攻擊馬英九為主,對於民進黨“立委”的選情,顯然沒有多大的幫助,值得注意的毋寧是他在“立委”選後會怎麼做!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登社評指出,這次“立委”選舉空前冷清,以往民進黨造勢晚會動輒數萬人的場面,完全看不到,就算陳水扁到場,氣氛大不如前,在這樣的情況下,民進黨“立委”的選情當然普遍看壞,原本認為穩定領先的有二十多人,現在只剩下十余人,外界估計大概只有三十五至四十人能夠當選,甚至還可能低於三十人,不只距離陳水扁宣稱的五十席目標差得很遠,比起目前民進黨在“立法院”擁有近半數的席次,更幾乎少了三分之一。 

  身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理當發揮母雞帶小雞的作用,儘量拉抬“立委”選情。可是連日來,他只顧忙自己的行程,對於“立委”邀約,除了謝係子弟兵之外,多半回絕,甚至爽約,即使到了造勢場子,也經常大談自己政績或痛罵馬英九,對“立委”候選人反而著墨不多,因此民進黨“立委”嘖有煩言,遊錫堃甚至批評“只見公雞,不見母雞”,而蘇貞昌也指出,“立委”候選人確實對謝長廷有很多的期待,言外之意,自然是不滿謝長廷只顧自己的作風。 

  在各方紛至遝來的壓力下,謝長廷終於替“立委”候選人掃街拜票,但他所到之處,還是不改自吹自擂、批馬打馬的老招,或許吸引一些媒體注意,但對“立委”的選情根本就沒有用處。相對於陳水扁聲嘶力竭的為“立委”選舉搏命演出,謝長廷顯然只是虛應故事而已!可以預見,“立委”選後,民進黨內一定會是萬箭齊發,把敗選的責任歸之於謝長廷輔選不力! 

  社論説,耐人尋味是,一向老謀深算的謝長廷,怎麼會不明白這個道理?然而,他又為什麼不積極輔選?合理的推測,不外三點理由:其一,民進黨內初選殺得頭破血流,謝係與藍係、遊係及扁係的過節仍未消除;其二,所有資源被陳水扁掌握,謝長廷能給予“立委”候選人“實質”的援助不多;其三,謝長廷判斷民進黨“立委”必敗,但敗選可能産生鐘擺效應,反而對他自己的選情有利。以目前的情勢觀察,顯然以第三種的可能性最大,事實上,這也就是陳水扁一再強調不會有鐘擺效應的原因! 

  社論認為,謝長廷“立委”選後,一定會全力操作鐘擺效應,其可能的説辭不外:國民黨已贏了“立委”選舉,不能讓國民黨再“整碗捧去”,也贏了“總統”;或是,民主靠制衡,如果“行政”、“立法”都掌握在國民黨手中,就會威權復辟;或是,“立委”已經輸了,如果“總統”再輸掉,臺灣人就要被外來政權欺負;或是,臺灣民主的香火不能斷絕,如果“總統”、“立委”選舉都輸,臺灣就會民主倒退!這些説辭對於知識分子當然不會奏效,但對原本不投民進黨的淺綠選民,難免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同樣的,可以預見,謝長廷一定會試圖進一步跟陳水扁切割,彰顯他不同於陳水扁的貪腐;並且繼續抹黑、抹紅馬英九;借“高雄經驗”來顯現他比馬英九有魄力、有能力、有領導力!這樣的如意算盤就選戰策略來講,當然可以理解,但長扁的貪腐,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何能夠撇清?至於高雄經驗,更禁不起檢驗,所以可以斷言,最後註定還是一場空! 

 

編輯注:

  鐘擺效應,英文名稱:The pendulum effect  。 物理學原理告訴我們:當一個擺錘所處的初始位置越高,那麼根據動能和勢能轉化原理,它擺過最低點後能夠到達對面的位置就越高。

  臺灣選舉向有“鐘擺效應”,也就是選民會在每次選舉中,自覺地作出“政治制衡調整”,亦即如果這次選舉是國民黨勝利,下次就會輪到民進黨,促成藍綠兩黨互相制衡,防止一黨坐大。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