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立委”選舉國民黨勝算在望 仍需謹慎戒懼

2008年01月07日 11:12:00  來源:
字號:    

  剛剛開始的2008年,是充滿許多變數、也展現無窮希望的年頭。美國的總統大選,自3日的愛阿華州黨團會議揭開序幕。臺灣的“立法委員”選舉,連日已進入白熱化的高潮。選舉活動自2日開始,至11日截止,12日便是正式投票日。由於時差關係,北美地區12日就可獲知投票的結果。

  美國《世界日報》刊登社評指出,由於陳水扁政權執政七年多來,內政“外交”千瘡百孔,經濟民生更是焦頭爛額,一年不如一年。除了失業率和自殺率逐年攀升之外,可就毫無“進步”可言。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民進黨的選情低迷,乃意料中事,連許多原來綠營支援者也都要改弦更轍,另作打算。

  因此,扁曾一再警告其追隨者,今年的選舉不會有過去那樣的鐘擺效應。換言之,輸了“立委”選舉,3月22日投票的“總統”大選即必敗無疑。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謝長廷,為了要和貪腐化身的陳水扁保持距離,在輔選“立委”的活動中不甚積極,扁2日指示遊錫堃,要公開批評謝“輔選不力”的過失。民進黨核心出現嚴重的離心現象,適足以説明選情前途的艱難。

  今年的“立委”選舉,實施新制度,選區縮小,“立委”席次減少一半,原意是在提高“立委”問政的素質,淘汰某些以耍寶為能事的小丑型政客。可是,各路候選人出於現實的考慮,紛紛向基層靠攏。正如本報“巡迴報導”中的分析:“不比學歷,不比問政。只比爭取建設及服務,還要比誰的身段軟,誰的誠意高”。

  社評認為,向基層靠攏,如果是爭取建設和服務為重,亦為人情之常。可是事實上卻促成“派系樁腳大復活”。進一步且激化了“買票地下戰”。賄選手法翻新,明確交易,據知發給鄰長的綁樁費,由新台幣五萬元到30萬元,發給選民的是一票一千元。用賄選表達“誠意”者,兩黨都有。種種弊相不能不令人擔心臺灣的民主前途。

  民進黨為了挽救頹勢,不惜使用各式下流手段。扁一度放出口風試探,可能宣佈“戒嚴”阻延選舉。在“立委”選舉中,除了利用一階段“公投”大作文章之外,並以關閉中正紀念堂和撤去兩蔣陵寢的衛兵,作為“去中國化”、“去蔣化”的象徵。其真實企圖無非借此取媚深綠選民,以冀萬一。

  呂秀蓮公開指斥“教育部長”杜正勝處理中正堂封館之不當,已對民進黨選情發生不利影響。可是,改了名稱的中正堂元旦開放時,莊嚴的殿堂變成了風箏展覽場,陳水扁猶自以為得意,説這是“民主開門,自由風吹”。

  社評表示,在北美的華裔和島內同胞一樣,看到這些報導莫不悲憤痛心。“先總統”蔣公對臺灣的貢獻,豈是一小撮政客所能扭曲抹煞?蔣公在歷史上和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又豈是二三小丑便可一手遮天?輕狂刻毒,徒自取辱。

  大家都知道,在華盛頓首府有一座林肯紀念堂,紀念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屬共和黨,生前領導聯邦政府,解放黑奴,打贏了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功業輝煌,舉世同欽。即使後來有多位民主黨人入主白宮,從未聽説有人要把林肯堂改換名稱,變成風箏展覽場的。陳水扁與杜正勝等淺妄偏執,行同狂徒。如此狂悖無知的舉動,只會使更多的選民警覺,臺灣再不容這樣胡搞了。

  社評説,我們期望這次“立委”選舉,是一次嚴肅熱烈的競爭,是全民意志的表達。臺灣究竟是要從錯誤方向重歸正途,追求向上提升之路,還是繼續沉淪下去,12日的結果將提供明確的答案。

  國民黨雖然勝算在望,每一位候選人仍應步步為營,以萬分謹慎戒懼的心情,爭取民心的支援,取得“立法院”中過半數,甚至三分之二的席次,為馬英九、蕭萬長在大選中的勝利取得先機。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