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島內政治空洞極端化 青年普遍反感

2007年12月14日 10:58:00  來源:
字號:    

  臺灣民主政治目前已經走入怪圈,日前由陳水扁操盤的選戰議題,依舊以“統獨”、族群對抗為主軸,拆、護“大中至正”牌匾,成為藍綠動員與吸納選票的最佳命題。民進黨前主席遊錫堃甚至喊出“去中間、保臺灣”,為求勝選已不在乎政治理念與政策遠見,向極端靠攏的打算暴露無遺。這種不顧民生、操弄選題的做法,引發了很多人對政治的冷感,如果臺灣的青年能發揮關鍵力量,或許能夠終結族群操弄、政治惡鬥的迴圈。但實際上的現象卻令人十分憂心:

  今天《中國時報》發表評論説,年輕人普遍的政治冷感,校園中的論辯社團盡處於倒社邊緣,青年只要在媒體畫面看到“四大天王”出現就瞬即轉臺,藍綠政治人物的魅力遠不及體育明星王建民;而主要政黨對於以年輕人居多的中間選民也逐漸放棄,轉而固守老年人和基本教義派的票倉。此前“立法院”出現以敬老津貼、老農津貼加碼政策買票的場景就是證明。

  文章説,臺灣各政黨甘冒債留子孫的危險加碼老人津貼,顯示對老人政策買票是奏效的;相反的,政黨愈是不顧及青年的需要,年輕人對政治就愈冷漠,於是,産生絕大多數年輕人不關心政治的惡果,這對臺灣的長遠發展是個傷害。因為與年輕人權益相關的勞動、教育政策,在在都牽動著臺灣社會的未來圖景。

  民進黨上臺之後的教育改革幾乎圍繞著族群認同的史觀爭辯,面對十年教改後所帶來的,各種關於階級複製、學費高漲、教育私有化的爭議卻缺乏有內容的辯論,教改在主事者的泛政治化考慮下遂告無疾而終。而廣設大學和技職院校轉型後高教貶值,更使得年輕人無法真正的自我提升,文憑主義和生存焦慮的威脅,讓思考愈加膚淺化。

  更有甚者,青年邁入職場後,充滿剝削的惡劣環境、“責任制”的壓榨,使白領工作者失去合理的休假與健康,而服務業的高度彈性化,則造就了大批隨時可取代的廉價勞動需求。一項訪問調查顯示,受訪的便利商店工作者指出“失業都比作這種工作有趣!”這充分呈現了當前的勞動環境,使年輕人失去自我肯定的可能。

  針對這種反挫的社會現象,我不禁要大聲疾呼:當大學中的異議社團面臨招生的危機時,應該有所變通,尋求跨校結盟來挑戰政治人物,並勇於批判政客的昏聵。就以基本工資調漲案來説,“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在整個政策辯論過程中,以堅定立場挑戰“勞委會”,終於達成時薪調漲的目標;樂生青年兩年來為了樂生療養院院民的人權四處奔走,也讓盲目衝經濟的臺灣社會,有機會重新思考人權和古跡保存的意義,這都是值得下一波學運參考的模式。

  文章説,“公民前線”積極推動“獨立公民支援第三勢力.以選票唾棄兩大黨”,結合年輕人透過選票表達嚴重抗議的途徑。目前七年級以上的年輕選民每年約增加三十萬人,四年下來就有一百十二萬人,二○○四年陳水扁的當選也不過贏了三萬票,可見在臺灣“大選”中,年輕人具有關鍵的厚實力量。

  文章最後號召,青年的聲音一天不被聽見,臺灣民主政治就會持續地極端化、空洞化。對政治失望的年輕人,不要繼續喑啞沉默,要堅定地站出來,用選票與行動挑戰臺灣政治目前現狀。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