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悲哀!“青年軍”淪為鬧場的民主小丑

2007年08月10日 15:50:00  來源:
字號:    


  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大學生也扮演了一些角色。當年的“保釣”運動,引發了後來“革新保臺”的思潮與行動;而“野百合”運動高喊“山賊下臺”,更是“憲政改革”的臨門一腳。

  臺灣《聯合報》黑白集今天刊登文章指出,在過去民主狂飆階段,參與“學運”的青年學生,大抵是為了政治理想挺身而出,很少會“自覺性”地淪為政客的棋子,變成政治小丑。但是,曾幾何時,大學生在政治中的角色已經變形。

  去年高雄市長選舉發生“走路工事件”,上車“蒐證”的竟然是所謂的“青年軍”。此一事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式,青年軍既上得了車,則“旁白”者的身分也就難謂是什麼閒雜人等了;但法院僅側重“青年軍”磁碟的判讀,卻未對青年軍上車蒐證的因果細作追究。其實,此一事件中最應關切的政治角度,即是陳菊總部究竟是如何運用這些青年?這些青年又為總部擔當了何種角色?

  最近,在馬英九的“長住”活動中,又見“青年軍”;前天,有幾個鬧場的青年軍,險些挨在場的漁民揍。現今“青年軍”的角色,倘竟淪落至蒐證造假及鬧場搗蛋的地步;這是指使者的罪過?還是青年自己的墮落?

  文章直言,民主政治走到今日,已經完全扭曲;青年們若也不知應對“憲政”沉淪及政風污濁作出反省,反而自覺性地成為“共犯結構”,甚至淪為鬧場的民主小丑,豈非“青年”的悲哀?

 這是民主的異化與墮落,青年軍勿錯將丑角當作英雄演出,以致玷污了這一代青年的民主形象!

(編輯:曉章)


[責任編輯:張弛]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