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拆“古跡”鬧“立院” 扁和民進黨鬧翻臺灣

2007年12月10日 09:2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扁當局狂炒“入聯公投”議題,舉著神牌繞島“祈福入聯”;又在臺北鬧市強行上演“拆古跡”鬧劇;民進黨拋出株連九族的“二二八責任追究條例”;揚言“一人單挑五人”對“立法院”發起“拂曉攻擊”……陳水扁與民進黨——當家人成了最大鬧事者。

  《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刊文指出,扁拋出“戒嚴説”時,有人就認為這是扁當局在為接下來製造更多、更大的混亂提前熱身,我們當然希望這一切僅僅只是一種推測,但不幸的是,一些人們最不願見到的事情還是在上周接連發生了——

  借“入聯公投”挑釁

  近來已淡出公眾視線的“入聯公投”議題,被扁當局重新放了兩把火,開始死灰複燃。這第一把火就是扁掌控的“守護臺灣”助選團串連島內支援“臺灣入聯”的廟宇,通過各種民俗宗教表演,啟動了新一波“眾神全臺繞境祈福‘臺灣加入聯合國’”運動,借助神力為“入聯”鬧劇加溫。第二把火則是扁此前不止一次使用的老套路:圍繞“入聯公投”議題與美國打嘴仗,你説“入聯公投”是不智的、挑釁性的、有風險的,我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入聯公投絕不可能撤銷,也不可能改變,” “沒有人可以對我們説三道四。”扁的算盤是:你趕緊“拉高層級”來罵我吧,你若不應,我如何令深綠群眾“群情激憤”?又靠什麼“鞏固基本盤”?

  上周,扁當局幹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強行拆除中正紀念堂正門上方的“大中至正”牌匾。

  扁説“改完了就沒事了”,誰信?真要“沒事了”,他們拿什麼去維持好不容易才提振起的綠營的“激情”與“士氣”呢?又怎麼讓人忘掉施政無能、弊案纏身這些事實呢?面對目前的情勢,誰的心裏都明白,只要選舉未落幕,發生在中正紀念堂的衝突就不會完,接下來還要拆除“大中至正”兩旁的圍墻,還要建“民主墻”,這些動作會製造出怎樣的混亂只有扁知道。

  “株連九族”招致痛罵

  説當下的扁當局已經成為島內帶頭鬧事的最大亂源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人們現在最擔心的是,事情會不會真的如島內分析人士所言,“陳水扁正在有計劃地炮製第二個‘二二八事件’”、“正在將臺灣引向動亂的路上”、“正在為選戰中實施戒嚴製造藉口”?

  既然扁當局要製造亂局,自然也就不會忘了拿“二二八”説事。上周,有“綠委”向“立法院”提交了一份“二二八事件及戒嚴時期違法責任追究特別條例草案”。這份被藍營稱之為“株連九族”、“綠色恐怖”、“意在國民黨黨産”的“究責法案”,雖然在“立院程式委員會”即遭封殺,但“點燃烽火”的目的還是達到了:引發了國民黨方面的激烈反應,招來了社會大眾的齊聲痛罵,搏來了所有媒體的主要版面,就連綠營內部也為該“煽風”還是該“滅火”亂成一鍋粥。這個時候,扁會不會獨自竊喜:亂了就好!

  上周的另一場亂局出現在“立法院”裏。“綠委”為阻止“中選會組織法”付議,發起了“拂曉攻擊”,不僅清晨7時進場佔據主席臺,還嗆聲要“一人單挑五人”,“議場”內“硝煙瀰漫”,沒能釀成“全武行”已屬萬幸,案子的事只能繼續拖下去了。

  亂人亂語都為勝選

  文章指出,扁當局如此不擇手段、不計後果製造混亂,説明眼下島內選情“冰冷”、藍優綠劣的局面遲遲不見改觀使他們真是急眼了。因為著急,扁先是以“明年選舉不會有鐘擺效應”,暗嗆謝長廷不要指望民進黨“立委”大輸之後“大選”還會大贏,一轉臉又很搞笑地站出來呼籲“要全黨團結”。

  也因為著急,謝長廷方寸大亂,一會兒説“他與陳水扁確有路線之爭”、“選民可將他與扁切割”,“每一票都很重要,所以各種政見我們都要有。”一會兒又照著扁的路數,以惡言惡語攻擊國民黨和馬英九,説“國民黨殺了臺灣不止112萬人”,“只要他勝選國民黨將會分裂”。難怪有人會説“謝長廷根本就是另外一個陳水扁,見人説人話、見鬼説鬼話。”

  同樣是因為著急,上周,扁當局向多家公股銀行發出指令,要求他們每家至少負擔新台幣百萬元經費,用於購買電子媒體時段,進行置入性行銷節目,並密集舉辦感恩餐會、研討會,邀請官員宣示政見,一句話,全力幫民進黨“輔選”。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直堅持説自己“沒有黨産”的民進黨從來都沒有為經費發過愁。

  面對著這樣一個處處事事都在“亂搞”的當局,人們還能説什麼呢?(謝克)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