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臺灣當局有關機關與民間研究單位,先後發表的各項經濟指針與信心指數;大致上官方發表數據呈現當前經濟景氣一片大好,與民間調查相當悲觀的信心指數,真是南轅北轍。看在老百姓眼裏,卻是一頭霧水,眼花撩亂。不過實際生活上的感受,沒有官方數據表現的那樣好,應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為增進讀者對官方所發表各項數據有進一步了解,臺灣《經濟日報》社論就外銷訂單、失業率、貧富差距及景氣對策信號等的變動,是否真能代表原有涵意與作用,提出了以下觀點。
社論説,首先就“經濟部”發表今年第三季外銷訂單增加18.5%而言;外銷訂單原係實際出口的先行指針,其增加代表當月及今後,至2個月內實際出口的增加。但近年來情況發生極大變化,“臺灣接單、海外生産”的海外出貨比例大增;2002年不到20%,今年第三季提高到46.7%;因此,外銷訂單的增加,應計算臺灣出貨的部分,才能了解對島內實際出口的貢獻。今年第三季外銷訂單增加18.5%,的確亮麗,但海外出貨比例卻從去年第三季41.8%,今年第三季提高到46.7%;易言之,臺灣出貨比例則自58.2%,降到53.3%,因而臺灣出貨金額今年第三季只增加8.7%,不及外銷訂單總額增加的一半。如現階段只報告外銷訂單總額的增加,不説明島內出貨增加率,將有誤導之嫌。
再看失業率;臺灣失業率在政權輪替前不到3%,政權輪替後不久,由於核四電廠無預警停建,嚴重破壞投資環境,造成50年來首次經濟負成長,失業率于2002年竄上5.17%高峯。但自該年後逐年下降,去年降到4%以下,今年首九個月亦維持在3.92%。近五年來失業率之所以顯著下降,主要因就業大幅增加超過勞動力的增加,致使失業人數減少所致。近五年來就業增加82.1萬人,而其中高佔75%的受雇人員增加94.2萬人,超過總就業的增加,貢獻最大。但受雇人員統計,除上述“主計處”根據家庭調查統計外,另向廠商調查受雇人員統計,兩者因調查對象不同,所統計之受雇人員數不一致,應是可理解的。不過五年來兩者增加的人數,相差極為懸殊;前者增加94.2萬人,較後者增加51.8萬人,超過82%。這超過的42萬人,本地廠商並未雇用,想必是出走到海外就業,尤其絕大多數是到大陸工作,顯然此部分就業增加,並非當局施政的貢獻;而且是當局施政無方,經濟不振,被逼出走的結果,真是一大諷刺。若這42萬人不外出就業,留在臺灣,則臺灣目前的失業率將倍增達7.8%,令人不寒而憟。
第三,張俊雄“院長”所説的貧富差距大幅縮減,是與政權輪替後的2001年比較,但較政權輪替前1999年的5.5倍,差距仍然擴大。而且去年較2001年貧富差距縮小,是當局每年花了大把鈔票的結果。當局每年對低收入戶投入社會救濟與補助,如老人津貼、老農津貼、低收入戶補助以及健保補助等等十,每年都付出兩千億元以上,五年合計超過兆元。這都是全體納稅人的負擔,平均每戶超過15萬元,對一般家庭而言是沉重的負擔;而且政府財政每年有鉅額赤字,多賴舉債支撐,留給後代子孫負擔,不僅不公平,以後何以為繼?
社論最後檢討景氣對策信號,指出當初“經建會”編制“景氣對策信號”,主要目的在借燈號的變化,以判斷短期未來的景氣是否將進入過熱或衰退,提示應採景氣對策;而預先發出的信號;如出現黃紅燈即預示不久景氣轉趨過熱,或黃藍燈預示不久景氣轉趨衰退,以供當局決策提先擬訂景氣對策之參考,企業界亦可根據信號的變化,調整其投資計劃與經營方針。可是日前“經建會”公佈的今年10月“景氣對策信號”,亮出連續兩個月代表不久景氣轉趨過熱的黃紅燈,外界譁然,與企業界感受經濟不振十的看法,完全背道而馳,也與臺灣“中央銀行”同日所發表的廣義貨幣供給額(M2)增加率,連續兩個月跌破“央行”所設訂的目標區下限,顯示當前經濟景氣不振,完全相反。就“央行”而言,在M2增加率跌破目標區下限十,理應採取寬鬆措施,以促進景氣的復興;但根據“經建會”所發佈的轉趨過熱的“黃藍燈”,理應採取緊縮措施。兩種不同的資訊,使“央行”決策陷入兩難之中,企業界焉能例外。不過“央行”每月所發佈的各項資訊,是根據各銀行會計帳冊所綜合統計的結果,不可能也不應有差錯,可為大家所信賴。但“經建會”所發表的“景氣對策信號”,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經常出現黃藍燈,表現經濟不景氣,主管當局認為不能代表現實狀況,而加以檢討修正。而今修正後的燈號,主管當局雖滿意,但與外界實際感受相反,連“央行”也無所適從。顯然“經建會”修改後的“對策信號”,將標準降得太低;過與不及均不能發揮燈號原有的功能。若“經建會”不能認真檢討,重作修訂,則“景氣對策信號”將失其原有的作用。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