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當局製造假性繁榮 禁不起經濟現實面的檢驗

2007年11月27日 10:53:00  來源:
字號:    

  美國次級房貸風波方興未艾、全球景氣趨緩之際,島內外研究機構普遍預測臺灣經濟可能走軟,“行政院主計處”卻獨樹一格,日前宣稱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百分之五點六。臺灣《中華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説,此一數字縱使不是造假,但扁當局刻意為選舉而製造的假性繁榮,與民眾的感受有很大的落差,因為一般百姓生活困頓,根本感受不到所謂經濟成長的實惠。

  “主計處”日前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從原先預估的百分之四點五八調整為百分之五點四六,大幅增加將近一個百分點,創下民進黨執政以來次高。消息傳出後,立即引起外界強烈質疑。主要原因是,美國次級房貸風波正在蔓延,美元持續下跌,經濟成長率下調,全球景氣普遍呈現反轉,以貿易為經濟主要動力的臺灣,怎可能不受到波及?

  根據“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六月的預估,臺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四六;“中華經濟研究院”十月十九日預估,則為百分之四點五五;寶華綜合研究院同月的預估是百分之四點六一;臺灣經濟研究院十一月八日公佈的數據為百分之四點四一。十一月十五日,“經建會”邀請“中經院”、臺經院、“中研院”經濟所及寶華綜合研究院等機構,商討明年經建目標,結論也是維持今年百分之四點六的成長。

  社論指出,就在一週之前,無論官方或民間的研究機構,都一致認定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不會超過百分之五;而且國際知名研究機構與投資銀行,在今年十月以後所做的預測,也大多介於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區間,怎麼會突然在幾天之內增加這麼快?顯然其中必有蹊蹺。

  根據“主計處”的説法,經濟成長率大幅調升的主要原因,是第三季出口高成長所致。根據統計,第三季出口總值逼近六百四十八億美元,創歷年單季新高,比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九點八。表面看來,似乎相當合理。不過,冷靜分析,出口暢旺主要是因為當局不斷壓低匯率,如果計算匯率變化,臺灣去年貿易惡化值達新台幣一兆元;再者,當局刻意壓低匯率和利率,固然維持少數特定出口産業競爭優勢,卻也帶來進口物資的上漲,導致通貨膨脹上升,民眾不只感受不到漂亮的數字,反而加深生計上的痛苦。

  更值得關切的是,出口大幅成長,主要是對大陸和香港出口大增,其中又以機械及電機設備為主,高達三百四十五億余美元,很多都是半成品。出口到大陸後,在當地組裝後再出口,一旦人民幣升值,將會間接傷害臺商及臺灣的出口。

  社論認為,顯而易見,扁當局是企圖借美化的數字,淡化民眾對經濟成長停滯,物價全面飆漲的不滿,但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必然徒勞無功,因為新貧族越來越多、自殺率越來越高、年輕人求職越來越難,老百姓生活越來越糟的時候,所有亮麗的數字都完全沒有意義。何況外國早有先例,凡是試圖製造假性繁榮以利選舉,最後都會落選。

  有鋻於此,“主計處”公佈經濟高成長的消息,對老百姓來説,與其視為喜訊,毋寧説是一大諷刺。社論最後表示,我們深盼扁當局能夠真正務實的拼經濟,不要一味在數字上動手腳、下功夫,否則機關算盡,最後還是註定一場空。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