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外媒:經濟社會齊步倒退 寶島已成失樂園

2007年11月26日 15:25:00  來源:
字號:    

  臺灣公共治安惡化、自殺率逐年上升、傳統行業工人與大學生的失業情況一樣嚴重,社會感覺上瀰漫著無力感和失落感,民眾對未來的信心似乎正逐步流失。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刊文説,在臺灣政客經常挂在嘴邊的2300萬人,已經到了要深刻反省的時候——寶島何時變成了失樂園?

  文章摘錄如下:

  “臺北快成為一個被人遺忘的城市了。”一位大陸資深同行在談到他最近到臺北出差的印象時,得出相當悲觀的結論。

  同行説,雖然臺北依然有其魅力,但是能感覺得出世界慢慢與它擦身而過,把它越拋越遠。

  他並沒有查證確切的數據來支撐這個看法,但是多年的專業經驗讓他敏銳地感覺到不對勁。

  長期在臺灣當局從事經濟工作的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日前在一場題為“臺灣經濟未來展望”的演講中警告,臺灣經濟競爭力下滑,已經在亞洲四小龍裏面敬陪末座,“未來可能會變成小蟲”。

  在選舉的蕭萬長並非危言聳聽,大陸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省份廣東,去年的生産總值已經達到3355億美元,如以其平均14.1%的增長率看,今年便可超越臺灣。

  無獨有偶,在臺灣對岸的福建省也有迎頭趕上之勢,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 1980年代,福建經濟總量為臺灣的四十分之一;去年,福建經濟總量為臺灣的四分之一,按照這個速度,預計十年或更短的時間,福建就可超越臺灣。

  反對“臺獨”的臺灣人揶喻“臺灣共和國”英文簡寫ROT的意思是“腐爛”,兆頭極壞;而不幸的是,臺灣政壇這幾年的沉淪已經讓臺灣社會似乎也能聞到腐朽的氣息。

  連鼓吹“臺獨”不遺餘力的前“總統”李登輝也感到危機,他日前出席一個座談會時,抨擊民進黨當局施政不相信專業,致使政策失去方向。李登輝抨擊説:“整天喊‘愛臺灣’,百姓都吃不飽了,還愛什麼?”

  經濟落後並非臺灣政黨輪替的唯一後果。在李登輝主政後期,雖然官商之防越來越淡,國民黨傳統的民生主義意識形態仍然讓其社會政策有一定的公平性,類似照顧全民醫療需求的健保政策確實體現了這種傾向。

  民進黨雖然號稱代表社會弱勢群體起家,執政後對財團的傾斜卻甚于國民黨當局,其所推出的金融改革政策,把大量公營行庫私營化,而且過程不完全透明,被民間強烈批評為變賣“國産”,“國庫”通私庫。

  在大陸開始注重貧富差距問題時,臺灣的社會分化卻呈現日益嚴峻的勢頭。公共治安惡化、自殺率逐年上升、傳統行業工人與大學生的失業情況一樣嚴重,社會感覺上瀰漫著無力感和失落感,民眾對未來的信心似乎正逐步流失。

  臺灣是否逐漸被世界遺忘?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裏,美國在臺商會會員人數一直在減少,從1000多位減少到800位左右。臺北歐洲商會也面臨相同的困境,目前少於500人,不到全盛時期的一半。

  經濟和社會的退步意味著臺灣正在喪失與大陸的競爭優勢。

  臺灣依然是個富有創造力的社會,在臺灣政客經常挂在嘴邊的2300萬人,已經到了要深刻反省的時候——寶島何時變成了失樂園?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