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北京奧運提供了一個改善兩岸關係好時機

2007年10月17日 13:53:00  來源:
字號:    


  我們或可期待北京奧運,是一個可以提供改善兩岸關係的好時機,這是兩岸當局必須進一步思考的嚴肅課題。
  

  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評論員文章説,2001年7月13日,在全球矚目下,北京取得2008年奧運主辦權。對此,美國中國問題權威施伯樂當時表示,主辦奧運加上即將進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大陸將變得更為開放,但非決定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

  6年前許多美國專家及媒體期望,中國大陸爭取到奧運主辦權,兩岸關係能正面發展。但從這6年來兩岸的發展,其實已經逐漸從正面倒退到今日的相對嚴峻僵滯,尤其近期臺灣“入聯公投”等“漸進臺獨”步調,勢有往急“獨”方向前進之議。而奧運聖火繞境臺北又宣告破局,足見施伯樂當初的判斷頗有若合符節之處。

  2001年7月中國申奧成功時,施伯樂表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及主辦奧運,將使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扮演更重要角色,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中國大陸必須進行更多的改革與開放,承擔更大的責任。”

  這6年多來,從大陸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以及透過經援弱國、救災賑災等具體外交行動,確已成功扮演負責任大國的角色。

  文章指出,値得一提的是,施伯樂更在6年前就指出,由於臺灣內部經濟、政治問題重重,中國大陸相信“時間是在他們那一邊”。施氏進一步表示,事實上,兩岸關係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大陸及臺灣的內部發展,2008年奧運並非關鍵。

  文章表示,就當前的兩岸情勢來看,大陸對於臺灣往“法理臺獨”的邁進,是絕對無法接受,由此可見,舉辦奧運並非兩岸爭鬥的“空窗期”,務實地説,凡是涉及兩岸主權之爭的事情,是沒有任何可趁之機得以趁隙而入的。

  文章最後説,對於施氏以上的許多看法,筆者認為,北京舉辦奧運雖不一定是兩岸關係穩定的關鍵因素。但我們或可期待北京奧運,是一個可以提供改善兩岸關係的好時機。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