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從“莊園會晤”讀出的“習特會”深意

2017年04月10日 08:34: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海客説】

  當地時間4月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美國佛羅裏達州,在海湖莊園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中美元首會晤。期間,雙方將就中美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廣泛深入交換意見。海外網約請了武漢行政學院理論中心主任杜彬偉(m.haiwainet.cn)為我們就本次“莊園會晤”進行深入解讀。

  -----------------------------------

  “莊園外交”是當代美國外交傳統中的一個頂級選項,無論是針對近鄰、盟友,抑或是利益攸關者,這種以領導者個人交往為中心的外交形式,其基本定位都是“友誼與合作”。以不確定性和突破常規為特色的特朗普以“非常”的效率推動了中美兩國元首的海湖莊園會晤,同樣也讓世界感到意外。海湖莊園會晤是冷戰後時期美國歷屆新總統上臺後舉辦時間最早的中美首腦峰會,這次會晤體現了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對中美關係的重視,以及中國越來越難以忽視的世界影響力。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其北京之行時,明確表示美方本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發展對華關係。而蒂勒森對未來中美關係的表達正是習近平主席對於新時期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內涵的“精準復述”:2013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與奧巴馬的安納伯格莊園會晤中提出,中美應共同努力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但在“習奧會”後,奧巴馬政府並未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做出實質性反應,相反卻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採取了“遏制”中國的錯誤對華政策。為“習特會”打前站的蒂勒森訪華之行,主動回應了中國對於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提議,顯示出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對構建“友好合作”中美關係的積極預期。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互利合作的中美關係有助於雙方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特朗普在2017年的中國元宵節期間就致函習近平主席,期望與其一道“共建具有建設意義的互惠美中關係”。雖然特朗普曾抱怨美國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受損國,中國人搶走了美國人的就業崗位,並且美國對華存在著龐大的赤字等。但顯然特朗普也明白,中國在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技術和實力、龐大的市場等都是美國振興經濟所需求的基本要素。同時,中國積極推進的、開放協作的“一帶一路”戰略也可以給美國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

  積極推進中美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大國關係,能夠為世界和地區提供更多的國際公共産品。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發揮作用,核武器擴散和地區衝突也仍是威脅世界安全與和平的重要因素。中美在全球議題上雖然存在著分歧,但可以獲得更多的共識,並能共同為世界和地區提供公共産品,維護全球秩序的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的復蘇和持續發展。

  特朗普還沒有明確成型的對華政策,但“莊園會晤”本身就意味著特朗普對積極的雙邊關係的期待。“習特會”對於中美加強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建設互惠的新型大國關係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中美雙方首腦會晤取得的共識也將對未來中美關係的合作方式産生重大影響。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也是最複雜的雙邊關係之一,雙方的複合相互依賴之深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和則兩利、鬥則俱傷,中美關係向著不衝突、不對抗、互利合作的方向發展是兩國之福,也是世界之福。

  在新的歷史時期,中美兩國元首的誠懇會晤,將為兩國互利合作開闢新道路,也將為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大國關係奠定實質性基礎。

  (杜彬偉,武漢行政學院理論中心主任,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