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樸槿惠的“植物人總統”宿命

2016年11月08日 09:54:13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張敬偉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隨著“閨蜜門”醜聞的持續發酵,韓國進入尷尬的後樸槿惠時代。

  11月4日,樸槿惠再次“真誠”道歉,甚至願意接受檢方調查,這在韓國68年的憲政史上還是第一次。畢竟,根據韓國憲法,在任總統享有刑事檢控豁免權。當然,她在道歉中也澄清了被邪教控制的傳聞。

  這並沒有消弭國民憤怒。11月5日韓國爆發了據稱20萬人的遊行示威,要求樸槿惠下臺。在此之前,蓋洛普韓國公司的民意調查顯示,樸槿惠的民意支援率低至5%,創下韓國歷屆總統的最低。

  樸槿惠已經被韓國輿論稱為“植物人總統”,這比跛腳總統更糟糕。樸槿惠總統自己也強調,事件發生之後自己非常孤獨夜不能眠。樸槿惠所言不虛,國家領導人都是高處不勝寒,時刻面臨政治高壓態勢。樸槿惠年幼時遭遇父母被刺殺,加之終身未嫁,和親戚斷絕了聯繫。她信任閨蜜崔順實的確合情,但以友情而亂了國政則不合理也不合法。這是樸槿惠理應遵守的政治常識。“閨蜜門”醜聞東窗事發,樸槿惠算是自作自受。

  樸槿惠的麻煩説明,政治人物決不能因私廢公,將個人感情和政治事務混淆,必須管好身邊的人和事。一個崔順實,不僅讓樸槿惠陷入政治危機,也讓整個韓國陷入混亂狀態。

  樸槿惠已經沒有未來。樸槿惠自然不願辭職,辭職就會失去政治主動,會讓其陷入更難堪的困局。為了緩解政治壓力,樸槿惠已經提名盧武鉉時代的幕僚金秉準作為國務總理。將內政權力讓渡給總理,總統負責外交和安保事務。這種危機公關的分權制,並未得到執政黨和反對黨的支援。執政黨要求樸槿惠退黨,在野黨批評樸槿惠“暗箱操作”。起碼從目前的政治態勢看,樸槿惠通過放權,“總理主內她主外”的方式化解危機不大可能。即使放權,包括執政黨新國家黨在內的各派政治勢力,也希望樸槿惠全退,只維持其總統的虛名到本屆任期結束。但是,在架空樸槿惠的同時,執政黨和在野黨如何分配權力,形成所謂的“全民內閣”方面,恐怕短期內難以達成共識。輿論公眾雖然對樸槿惠完全失去信任,但是也不希望各派政治勢力為了權力而導致國政紊亂。

  至於彈劾,要看國會各黨派的博弈。伴隨著崔順實和樸槿惠的秘書班子接連被逮捕調查,輿情越來越不利於樸槿惠。在此情勢下,國會啟動彈劾樸槿惠的法律程式也不是沒有可能。當年盧武鉉總統就被國會彈劾過。

  不管樸槿惠的未來如何,韓國內政都將經歷一段政治動蕩期。除了內憂,還有外患。首先是緊張的半島關係勢必更為複雜糾纏,朝鮮官方對於樸槿惠的醜聞基金諷刺挖苦之能事,將之視為史無前例的特大貪腐案。樸槿惠成了朝鮮政治文宣的反面典型,樸槿惠如此“支援”朝鮮,極具諷刺意味。更巧合的是,近日來美朝之間在頻頻接觸,雖然接觸不是接近,但在韓國人看來,這可能也會成為樸槿惠外交失敗的注腳。

  “閨蜜門”醜聞也暫時掩蓋了薩德入韓帶來的外交衝擊。後樸槿惠時代,薩德入韓是暫時中止還是繼續跟進,中韓關係依然面臨嚴峻挑戰。此外還包括美國大選後的美韓關係如何發展,樸槿惠能否參加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等等外交大事件。

  “閨蜜門”危機不僅導致韓國內政紊亂,“植物人總統”參加的外交活動,如何為韓國外交加分呢!

  從朝核危機到薩德入韓,從三星、現代市場滑鐵盧到改變總統任期的修憲,樸槿惠挺過這些難題就是有為總統。一場“閨蜜門”醜聞則讓樸槿惠總統一敗塗地,成為韓國的罪人。得失成敗之間,固然凸顯政治鬥爭的殘酷,但也和政治人物的行為不謹脫不了干系。

  後樸槿惠時代的韓國大船,如何駛出內政危機和外交艱難的驚濤駭浪,值得關注。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