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時政

“6天5晚”就能煉成公務員?

2013年04月11日 13:44: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應提倡在實踐崗位上“施展一番”,盡顯聰明才智,而不是只在一張考桌上“露上兩手”,在幾道“面試題”前窮盡心機。

  據媒體報道,江蘇省公務員招錄筆試成績將於本月中旬公佈,隨著面試臨近,不少培訓機構趁機打出“2萬元面試包過”“面試不過不收錢”等誘人廣告,吸引考生參加面試培訓。

  在千軍萬馬擠公考“獨木橋”的今天,如此“牛”的收費標準和“包過”的承諾,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據記者探底,一家培訓機構推出“9天10晚”的課程,還有一種面試特訓班只需“6天5晚”。一位參訓的考生爆料自己被“快速孵化”的過程:老師先講歷年真題、考題預測等,最後進行實景模擬,“7名老師模擬主考官輪番提問,如新同事遭老同事排擠該如何應對?領導交代的工作不能按時完成怎麼辦?考生答題後老師進行點評”。如此“新鮮出爐”,就可以從容走向“面試場”。

  平心而論,這樣的培訓,對短時間內提高考生應試中的人際溝通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有所幫助,也可能促使考生在面試中脫穎而出。但“公考”和其他選拔考核畢竟有所不同,這是在為黨和國家選拔人才,選的是“人民的公務員”。一個合格優秀的公務員,必須德才兼備,豈是“6天5晚”就能煉成的?説穿了,這種培訓,只是教給考生與面試官“過招”的“招數”而已。

  “一筆寫乾坤,一面定終身”,“拼筆試,拼面試,就是拼仕途”在一些公考生頭腦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一些考生千方百計“抄小路、走捷徑”,甚至不惜重金,走向“煉獄”般的“催熟培訓班”。這樣的“催熟”,容易使個別人一旦考進公務員隊伍,就感到“進了保險箱”,缺少工作的後勁,缺少敢於擔當、埋頭苦幹的精神。

  改變公考中的“催熟”現象,從根本上講還是要建立更加科學、公平、合理的考選機制,使“催熟”的過程成為“成長、成熟”的過程。要看到,一個人的政治素質、道德品質、責任意識,要經過實踐考察才能驗證,不是從回答一兩個問題測試出的。因此,應提倡在實踐崗位上“施展一番”,盡顯聰明才智,而不是只在一張考桌上“露上兩手”,在幾道“面試題”前窮盡心機。

  變紙上談兵為實際練兵,變關門應試為開門而試,事實上,“實際工作一線是最好的考場,現實中的難點和棘手問題是最好的考題,人民群眾是最好的考官”。跳出固有的公考程式,未來的考官也可能不再是幾個“專家”或“秀才”,而是考生自己“直接服務的群眾”。只有這樣,公考選人才能“避免主觀性,趨向客觀性;避免片面性,趨向全面性;避免表面性,趨向真實性”。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