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時政

正部級“博主”讓權力更親民

2012年04月09日 09:22:00  來源:齊魯晚報
字號:    

  4月7日,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通過他的實名微博,參與了人民微博爭鳴版的話題討論,針對河南省寧陵縣設臨時禁酒辦能否奏效的調查,他投票支援,認為“有必要,減少公款消費”。 

  “禁酒辦”能否奏效,這個話題在網民中已經引發熱議,並且見仁見智,觀點不一。最終能起到什麼效果,還有待於實踐檢驗,並不完全取決於某一位官員的意見。讓網民感到驚喜的是,柳斌傑作為一名在職的正部級領導幹部能夠像普通網民一樣,在網上投出自己的一票,並且很認真地闡述了自己關於減少公款吃喝的觀點,他寫道:“幾百個文件管不住大吃大喝,真是治國之敗筆。我主張除外事招待審批費用外,其他吃喝一分錢也不許報銷,正好解決了假發票。崗位公務費給補貼,招待自己花錢。這樣,廉政建設會大進一步,滿意度大提高。” 

  在微博上,一名正部級幹部不但沒有官架子,還和普通網民一樣“路見不平一聲吼”。遇到這樣的“博主”,網民不只感到解氣,更會覺得彼此親近無間。讓官員輕而易舉地“走出”機關大院,拉近與公眾的距離,或許正是微博論政顯而易見的好處。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為官者總是“居廟堂之高”,權力如何運作自然由“肉食者謀之”。受官本位意識潛移默化的影響,民眾往往有敬官、畏官的心理,遇到問題缺乏獨立思考,並且不能堅持己見,最終官職大小成為判斷是非的重要標準。即便是今天,在一些地方“法律沒制度管用,制度沒文件管用,文件沒批示管用”的現象也是存在的。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不僅需要公眾認識到權力來自於人民,還需要官員主動放下官架子,用現代的政治文明破除權力的神聖化。官員真正貼近群眾,做起來並不容易。如果不能完全打通心裏的隔膜,官員即便和群眾面對面,也未必能聽到心裏話。最終還是官員一通指示,群眾只顧點頭。柳斌傑在微博上投出的一票,不一定能贏得所有網民的贊同,但以實際行動否定了“一句頂一萬句”。官員和網民在網上互動久了,有時還會唇槍舌劍地爭論,比如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在微博上因為一個詞語的理解偏差,就搬出了詞典來較真。在這樣的爭論中,已經無所謂官與民的區別,民主、平等的觀念就紮根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互動中。 

  所以,越來越多的官員投入到微博論政,確實是值得期待的新風向。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包括行政體制改革在內的各項改革都面臨難題。官員以各種形式貼近群眾,讓權力去神聖化,自然更有利於凝聚全社會的共識。 

[責任編輯:樊玉嬌]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