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問政”要加強“效率”

時間:2012-02-13 16:13   來源:光明網

  政務微博已經成為政府與網民溝通、傾聽民眾呼聲的平臺和重要渠道。2012年2月,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權威發佈《2011年中國政務微部落格評估》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政務微部落格總數達到50561個,較2011年初增長了776.58%。僅在新浪網認證的黨政機構微博12103個,黨政幹部微博10652個,政務微博總數22755個。(2月12日南方日報)

  在現代政治文明中,微博是民意的一種有效自我表達,是實現公眾的話語權的一種新路徑。新聞中説,大量的政府機構、政府官員紛紛開通微博發佈政府資訊、了解民意、匯集民智,嘗試通過新媒體不斷探索社會化管理新模式,微博問政的良好初衷毋容置疑。

  一方面,微博問政的日益常態化與民主化進程並不一定是正相關。目前,“政務微博”總數達到22755個,較2011年初增長了776.58%,這一年間“政務微博”數量的變化不可不謂之大。而微博作為實現民主政治的一種現代化手段,“政務微博”大面積的普及並不能夠有效説明我國民主進程的加快。

  綜合評判“微博問政”還是要看“效率”,即微博問政的品質,“效率”的關鍵在於“有沒有把民眾需要的重要資訊及時發佈出去”、“有沒有放下身段、官氣和民眾實現良好的微博互動”,對此民眾能是夠深刻感受到的。“效率”的高低民眾説了才算數,民眾最有發言權。

  倘若僅僅是數量上的累積和擴大,而微博問政的“效率”卻不盡人意,不得不説,微博問政則是對其美名的掏空,是對民意的漠視,是對公權、公信的肆意消費。

  哲學上説,量變和質變是統一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最終目的,量變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就微博問政而言,微博問政的數量和品質不可偏廢其一。如果僅僅是盲目附從微博問政的潮流而不是竭力探索微博問政的“效率”即使是再多的數量上的變化,想必也不會引起品質上太大的改觀。

  就筆者觀察,民眾對於微博問政品質的渴求要遠遠大於數量的需求,由此看來,加強微博問政“效率”探索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自不待言。(王繼周)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