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信得過”是公證的生命線

2017年07月17日 13:3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公證無小事。一紙公證書,不僅體現公證人員的專業素養,更承載著社會公信力

  日前,一對情侶進行淘寶賬戶婚前公證遭拒,將公證話題推入公眾視野。網上微店、網路小説、遊戲裝備等虛擬財産能不能進行公證?新型業務領域的公證工作如何推進?公證領域改革與服務優化面臨時代考題。

  公證與仲裁、訴訟一樣,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與每個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以住房搖號為例,怎麼做到公平、公開、公正?不久前,為了避免售樓處前排隊煎熬、封堵“炒房號”空間,江蘇南京市公證處主持完成了南京首批商品住房選房順序公開搖號,為供不應求的商品住房實現公開、公正銷售提供了保證。實際上,在神舟載人飛船搭載物的證據保全、奧運賽場的決賽用球保全、打擊假冒偽劣産品、保證遺囑效力等許多場合,公證都有用武之地。

  “多設一家公證處,就可少設一家法院。”這句廣泛流傳的法諺,生動説明瞭公證制度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的作用。一份債權文書,如果當事人經過公證賦予了強制執行效力,當債務人不履行時,債權人就可以憑公證書,不必經過訴訟程式,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深圳公證處辦理賦強公證的債權文書履約率達100%;前海公證處去年共辦理559件強制執行公證,其中99.6%的合同都得到了順利履行。可見,公證既能防範和減少風險,同時又能節約司法資源和行政成本,減輕群眾的負擔。

  毋庸諱言,當前我國的公證事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離百姓期待還有差距。比如,虛擬財産公證等新型業務拓展不足、社會了解不深、公眾信任不夠、公證運用範圍不廣,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公證需求。特別是,近一段時期,北京、內蒙古等地接連發生涉及房産處分的公證書出現錯誤的情況,導致當事人房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買賣或抵押。公證無小事,進一步提升公證服務水準,提高公證業務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是今後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品質是公證事業的生命線。一紙公證書,不僅體現公證人員的專業素養,更承載著社會公信力。無論是嚴格公證程式與規範,還是拓展網際網路新型領域的業務,如果把關的尺度不嚴、介入的深度廣度不夠,與其他行業的溝通、資訊共用和協作不增強,公證服務就會缺乏吸引力,公證的價值就難以體現;如果由於公證瑕疵導致權利人的權益受損,不僅容易引起訴訟糾紛,甚至會引發社會的不穩定。守護公眾信賴,每一位公證人員都要牢牢樹立品質意識。

  有責才有序,有質才有公信力。全國公證工作會議召開之際,提高公證品質、進一步發揮公證工作服務社會發展的作用,再次成為討論的重要議題。我們也共同期待,公證工作不斷拓展新型業務領域,把每件公證文書辦成“鐵證”,贏得老百姓的更多信賴感。(魏哲哲)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