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核電出海,中國製造新名片

2017年04月05日 09:5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製圖:張芳曼

  中廣核近日通報,中廣核已與肯亞核電局簽署了核電培訓合作框架協議和保密協議。此舉為中肯雙方開展實質性技術和商務合作,為“華龍一號”進入非洲邁出重要一步,將實現我國核電成套技術設備和工程總承包服務的出口。

  中廣核董事長賀禹在近日透露,中廣核已與法國電力集團、英國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協議,“華龍一號”如果通過英國通用設計審查後,將落地英國布拉德韋爾B項目。中國的核電技術,有望進軍世界上最早實現核電商業運營的老牌核電強國——英國。

  根據測算,出口一個核電站,相當於出口100萬輛小汽車。如果評選當前最能代表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向世界的“名片”,一張屬於高鐵,另一張無疑屬於“華龍一號”。

  “華龍一號”安全上了一個新高度

  “華龍一號”是由我國兩大核電企業——中廣核和中核,根據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以及我國和全球最新核電安全要求,研發的第三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

  第三代核電技術最典型的特徵,是安全上了一個新高度。“華龍一號”的特點是擁有雙層安全殼:內層確保反應堆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放射性物質不會外泄;外層抵抗外部撞擊的損害,可以抵禦類似商用大飛機撞擊。廠區也可抵禦相當於日本福島核事故中的地震震級。

  2015年12月24日,“華龍一號”示範機組——廣西防城港核電二期工程開工。該項目作為英國布拉德韋爾B項目的參考電站,為中國先進核電技術走向國際高端市場奠定關鍵基礎。

  就在該項目開工的前一天,泰國國家電力公司子公司RATCH在廣西南寧與中方正式簽署了《防城港核電二期項目合資協議》,將合資成立防城港核電二期項目公司,共同開發、建設和運營該項目。

  另外肯亞、印尼、南非、土耳其、哈薩克等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對中國的“華龍一號”産生了強烈興趣。目前,中廣核已經與國外20多家對口企業、政府主管部門,簽署了核電合作諒解備忘錄或意向書。

  英國通用設計審查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嚴苛的核電技術審查,今年1月,英國正式批准設立“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僅在這一點上,後起之秀“華龍一號”就讓全世界不可小覷。如果“華龍一號”能夠在5年內通過英國通用設計審查,無疑等於拿到一張“全球金牌通行證”。

  中法合作拼船出海

  法國電力拉著中廣核角逐英國欣克利角C、塞茲韋爾C和布拉德韋爾B核電項目,有人説,這不是師傅帶著徒弟出來攬活兒嗎?

  不可否認,30年前法國電力的確是中廣核的“師傅”:大亞灣核電站合作方就是法國電力。中國也正是從大亞灣開始,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核電發展之路。

  但在英國這個項目上,中法合作比大家想像的更意味深長。三個項目中,欣克利角C是其中的重頭戲:該項目是英國核能領域20年來最大的項目,建成後將滿足英國7%的電力需求。

  根據規劃,欣克利角C項目將採用法國電力擁有智慧財産權的EPR技術。目前,該技術僅有4台在建,尚無建成使用的先例。在建的4個項目中,由中廣核與法國電力合資建設的臺山一號機組,將於今年實現發電,是全球第一台正式啟用的三代核電機組。

  法國電力正是通過與中廣核在臺山的合作,向英國方面表明瞭“中法組合”在建設三代核電機組上的可靠性。

  經過一番取長補短,中廣核和法國電力“拼船出海”的模式就此誕生。而本次雙方合作的重要條件,就是中廣核牽頭中企,用“華龍一號”技術,參與布拉德韋爾B核電項目。

  制定並輸出中國標準

  “拼船出海”不是目的,“華龍一號”要實現的,是能夠自主“造船出海”。

  提到核電“走出去”,行業內部的理解包括三層含義:技術走出去,裝備製造走出去,人才隊伍走出去。

  記者了解到,“華龍一號”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是滿足世界最高安全標準的、最具性價比優勢的核電技術;我國現在也已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核電裝備生産國之一;而大量的核電建設,則培養出了一支龐大的核電人才梯隊。目前看來,核電“走出去”的三大條件,都已經具備。

  賀禹表示:“制定並輸出中國標準是我國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邁進的必由之路。建立與我國打造核電強國目標相適應的自主核電標準體系,才能真正實現我國核電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轉變。”

  核電標準化示範工作,就是依託“華龍一號”示範工程(中核福清核電項目5號機組、中廣核防城港核電項目3號機組),利用4年左右的時間,進一步完善優化現有壓水堆核電技術標準體系,健全一套自主的、能夠滿足“華龍一號”國內建設與出口需求的、涵蓋核電全生命週期的壓水堆核電技術標準體系。

  記者了解到,核電標準化項目的實施,對於更好地利用我國核電發展的關鍵窗口期,逐步擺脫對國外標準的依賴,支撐我國核電技術與裝備走出去,提升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主動權和影響力,打造中國先進核電品牌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此,賀禹認為,核電作為“國家名片”,不僅要把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中國服務、中國資金輸出去,也要把中國標準輸出去,“這是更高層次的‘走出去’,是爭取世界核電話語權的重要舉措。只有掌握核電領域的標準,我們才能稱得上是世界一流的核電強國。”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