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高鐵票價優化調整契合發展“脈搏”

2017年03月24日 09:13:00  來源:河北新聞網
字號:    

  4月21日起,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改革完善高鐵動車組旅客票價政策的通知》,我國東南沿海高鐵的部分車票將調整。為此,鐵路總公司有關負責人回應:此次東南沿海高鐵調價,執行票價是根據各車次的客流狀況,呈現差異化、有漲有降。(3月23日 《人民日報》)

  眾所週知,鐵路行業是交通運輸體系的“主力軍”和側供給結構性改革的“先行官”,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高速鐵路的不斷發展,其運作速度高、安全性能好、運輸能力大等多項特質,使得鐵路在市場競爭中優勢凸顯,並逐漸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新引擎。當下,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發展高鐵事業就更成為了“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然而,作為行業發展的主要經濟來源,高鐵票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均處於政府集中管理的模式之下。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缺失,導致研發出的新技術不能及時轉化為生産力,嚴重制約著鐵路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鐵路作為國家交通命脈,票價持續保持“低迷”狀態看似老百姓受益,實則並非如此。只有依據市場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調整,企業才會産生效益,進而加強基層設施建設,提升服務品質,最終還利於民。

  我國地域廣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不盡相同。對此,鐵路行業亟需構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市場調節機制,在全國範圍內優化配置資源,形成優質高效的現代化運能供應體系。可以看到,對東南沿海地區高鐵的部分車票進行優化調整,是鐵路部門深入推進市場化改革的一次嘗試,將有效地促進資源互補、資訊共用、業務融合,創造出巨大的社會價值。

  此次高鐵票價的“鬆綁”,全面契合市場發展的“脈搏”,將使鐵路行業實現戰略性的跨越式發展。當然,對高鐵票價的優化調整並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據區域內運能的供應量與需求量制定相應措施。換句話説,鐵路作為帶有社會公益性職能的企業,其票價的優化調整不僅要以市場走向為基準,更要以滿足旅客需求為目標,尋求到優質服務與提能增效的“平衡點”,才能更加深層次地挖掘行業的經濟價值。(龔亮)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