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法制日報:關懷運動員,未必要給官帽

2017年01月06日 10:37:07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原標題:關懷運動員,未必要給官帽

  如何合理配置體育資源特別是體育人才資源?如何解決退役運動員的出路問題等是各地政府及體育行政部門應當正視的重要課題

  前不久,中國奧委會打破常規、吸收優秀運動員出身的候選人進入領導機構,輿論認為這釋放了一個積極的、改革的信號。日前,又有媒體報道某著名運動員將出任中國籃協主席的消息。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體育總局新聞發言人,他表示,此事受到輿論廣泛關注,與體育事業持續推動改革創新、加大體育社團改革力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也反映了全社會對體育事業加大改革力度的期望(1月5日《人民日報》)。

  有媒體曾報道,奧運跳水冠軍吳敏霞退役後,官職或為處級幹部;近日,又有報道稱某籃球明星將出任中國籃協主席,雖然上述消息均未得到證實,卻讓一個特殊群體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他們就是“官員化”的中國優秀運動員。優秀運動員特別是奧運冠軍,曾經為國爭光,理應得到較高的社會榮譽和生活待遇,他們退役後也應該有一個體面的工作;如果有的優秀運動員確實具備組織協調能力和領導才能,給其一官半職也未嘗不可。問題是,如今一些地方體育行政部門受功利思想驅使,把領導幹部職位當成了一種特殊的獎品,動輒就“獎”給優秀運動員一頂“官帽”,明顯存在不適宜之處。

  眾所週知,領導幹部任職,要按照幹部提拔任用的有關規定,經過嚴格的群眾推選、考試考核、組織考察、任前公示等程式。顯然,許多優秀運動員走了捷徑,省掉了這些程式,便直接取得了一頂“官帽”。再者,即便是要提拔優秀運動員,也應從科員等低職位做起,讓他們從運動員搖身一變為處級以上領導幹部,至少存在拔苗助長之嫌,這既違背了公平正義,又不利於幹部健康成長。

  提拔任用幹部應人盡其才、知人善用。我們不否認有的優秀運動員像熊倪、謝軍等那樣,做運動員出類拔萃,當領導幹部也得心應手。然而,優秀運動員在比賽中出成績,並不代表其就能當好領導,讓他們在有限時間裏實現從運動員到領導幹部的角色轉換,顯然有點勉為其難,想必這也是一些官員運動員“身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一個原因吧。

  此外,也要看到,某些優秀運動員戴著“官帽”卻未盡到相應職責;有的進軍影視界,做體藝雙棲明星,陞官發財兩不誤。相應的是,更多未出成績的普通運動員,只能身處體制之外,自謀生路,飽嘗生活的艱辛。

  從新聞説開去,如何合理配置體育資源特別是體育人才資源?如何解決退役運動員的出路問題等是各地政府及體育行政部門應當正視的重要課題。比如,對於奧運冠軍等優秀運動員,先別急著給他們獎一頂“官帽”,讓他們從教練員崗位做起,要知道前國家體委主任袁偉民、現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等,都是從教練員崗位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起來的。更重要的是,應給予普通運動員制度關懷,設計和規劃好他們退役之後的人生,讓他們體面地勞動,生活得更有尊嚴。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