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家長毆打懷孕女教師折射雙重危機

2016年11月30日 10:18:1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近日,一名小學生家長帶著4名社會人員闖入位於廣西全州縣城的全州博雅雙語學校,包括謝老師在內的4名老師遭毆打,懷孕40多天的謝老師遭毆打後在其他老師保護下躲進廁所報警求助。事後,謝老師下身流血,出現先兆性流産症狀。

  天地君親師,自古以來,老師就被排在僅次於父母的位置,是被公認為除父母之外孩子最值得信賴的人。因此,本應通力協作的家長和老師一旦發生矛盾衝突,往往會引起圍觀。加之出現“懷孕女教師”“先兆性流産”等字眼,更極大地刺激了公眾眼球。

  據悉,事情的起因是當天中午七八個男生上樓午睡時大吵大鬧,包括謝老師在內的4名幼兒園老師便想將他們攔住。小強是其中一個男生,他跑得快沒有被攔住。沒想到他竟然“惡人先告狀”,先向班主任唐老師“起訴”,之後又打電話跟媽媽説自己被五六個幼兒園老師打。唐老師接到家長電話後一再解釋沒什麼事,可家長就是不相信……

  經民警調查,謝老師等人確實沒有毆打小強,小強手臂上那個輕微的指甲痕跡應該是某個老師想攔住他時擦到的,而謝老師跟他沒有任何身體接觸。一樁簡簡單單的小事,何以演繹成家長帶著社會人員衝擊校園毆打老師的“全武行”?當老師和孩子對同一件事情的説法不一樣時,家長的偏聽偏信僅僅是因為“智子疑鄰”情結作祟?以筆者之見,偶然背後隱含著雙重危機。

  首先,家長“智子疑鄰”,折射家校信任危機。由於立場、教育觀念、社會地位等諸多差異,家長與老師之間難免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乃至齟齬矛盾。加之媒體不時曝光老師虐待孩子之事,使不少舐犢情深的家長往往選擇無條件相信孩子,一有事端,自然極易衝動失控,最後只能落得個兩敗俱傷。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家長遇到事情之時,應該多一份理性,多一點冷靜,爭取通過正常途徑解決問題。

  其次,教師在校園動輒無辜受辱,折射學校自保危機。兩年前,吉林市船營區第二十五小學郭鑫老師莫名其妙地被一群素不相識的人衝進教室毆打,打人者説“以後誰也不許動我家少爺”。此事曝光之後,輿論譁然,激起了強烈的公憤。當時新華社就發出了頗具代表性的追問:“少爺”憑什麼在校園裏耀武揚威?誰來查查給“少爺”撐腰的“老爺”是誰?

  朗朗乾坤,竟公然衝擊校園毆打老師,天理何在!郭老師無非是在調解正常的學生糾紛之時,因不認識當事者而不慎先拉住了“少爺”詢問而已,就被冠以“欺負”之名遭受痛打。而全州的謝老師,更是在“沒有任何身體接觸”的情況下,先被“小太保”小強指著鼻子威脅“你們打了我,你們死定了”,隨後又被家長帶人不容分説一番毆打……

  師生之間有矛盾,本應通過正常途徑解決,家長有意見和想法,完全可以向學校反饋,動輒衝入校園,甚至悍然行兇,痛毆無辜的老師,狂妄驕橫,可見一斑。這不僅踐踏了現代社會最基本的法治精神,也讓校園暴露在時刻可能發生的危險之中。校園本是一方聖土,但在一些“無知者無畏”的人心目中,卻是一個可以任意拿捏的“軟柿子”。一旦遭遇“野蠻家長”,學校和老師何以自保?如果師生籠罩在安全之虞的陰影下,談何學習?

  站在更高層面審視,家長帶著社會人員衝進校園毆打老師,其實屬於困擾已久的“校鬧”現象的縮影,無非更為霸道極端而已。“校鬧”之所以一度成風,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依法治教還未真正落到實處,校園的安寧還缺乏強有力的法律為之保駕護航。如果一旦有人膽敢把黑手伸進聖潔的校園,就會得到依法嚴懲的下場,還有誰敢任性胡作非為?

  因此,類似惡性事件對我們的最大警示就是切實推進依法治教刻不容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學校的內在抵抗力,根治教師動輒挨打的怪現象。毫不誇張地説,對於此類惡性事件的處置是對依法治教的嚴峻拷問:如果能依法迅速查處,將極大彰顯法治精神,切實推進依法治教;反之,則不僅令廣大教師寒心,更令公眾失望,法治失色。(胡欣紅)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