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讓鄉村教師成為一個體面職業

2016年11月09日 09:54:39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不同地區,不同交通、生活條件,其激勵措施應該各不相同、各有側重,應該精準扶持,真正讓老師們體面地教書、有尊嚴地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

  日前,杭州市出臺政策措施,提高鄉村教師工作生活待遇,讓鄉村教師“越往基層、越在偏遠、越是艱苦,待遇越高”。

  提起鄉村教師,很多人還是會浮想起鄉村教師相對清貧,環境相對封閉,工作更為繁重的清苦形象。正是由於這一清苦的印象,不少人對這一職業敬而遠之,有的則是想方設法“逃之夭夭”。

  為了吸引、留住鄉村教師,近年來各種政策“禮包”紛至遝來。比如2015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教師支援計劃(2015~2020年)》,從多個方面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與此同時,愛心企業、公益組織等社會力量也對這一群體“關愛有加”。在這些努力下,不少鄉村教師的待遇明顯提高,鄉村教師的隊伍也更加年輕、逐漸穩定。

  不過鄉村與城市的地域差異依然客觀存在,而且還將長期存在下去。要進一步吸引、激勵鄉村教師,還要讓“經濟杠桿”更給力。從政策“禮包”來看,很多地方為鄉村教師每月提供數額不等的補貼。應該説,“禮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相比于城市的諸多“誘惑”,其撬動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真能向城市看齊,甚至遠在城市教師之上,那鄉村教師才有望成為令人羨慕的群體。

  當然,除了“經濟杠桿”,還要有更系統、更靈活的舉措。從現實來看,最艱苦、最難留人的往往是基本生活不便的地區。在那裏,有的老師堅決想要離開,不為了高工資、高收入,“只為了體面的生活和有尊嚴地活著”。所以説,除了依靠教職工編制、職稱評聘等待遇留人,還不能少了“環境留人”。不同地區,不同交通、生活條件,其激勵措施應該各不相同、各有側重,應該精準扶持,真正讓老師們體面地教書、有尊嚴地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

  對比日本,其教師曾經也不願去偏僻的地區工作。但隨著日本實行統一的教師工資標準、統一的福利待遇,政府與民間力量的共同努力,鄉村教師的吸引力也逐漸提高。如今,即便是偏僻的農村學校也會配備游泳池、音樂教室、器具齊備的實驗室、圖書館等等,很多地方為了增加鄉村教師的吸引力還專門建造教職工宿舍和住宅……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發展、精準扶貧的發力,相信會有更多資金、更多福利、更多配套資源惠及鄉村教師,讓這一職業成為一個體面的職業,讓更多人爭相湧來並且不願離開。(夏振彬)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